原帖由
蓝心语嫣 于 2011-10-9 22:08 发表

请问道中人兄:评判结果是谁胜呢
不好意思,机器不知出了什么毛病,总断。明天再和大家聊。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道中人老师好
选第二从位,能每道茶泡到整体稳定,没有明显变化,不易
赞成前一位的理由是,纯料普洱生茶,因原料单一,因此茶汤难于有拼配茶的丰富变化。选手通过技巧,使茶汤产生了一些变化,让品饮者获得了愉悦的感觉。
赞成第二位的理由是,生普最易发生的不好感觉就是苦涩过度。所以冲泡生普首先要把苦涩降到最低,不要让苦涩夺了香甜等其他滋味。其次,当香气滋味口感达到高峰时,应尽可能多道水地保持这一状态,忌忽高忽低,或前高短后低长等。这两点的技巧性和心理素质要求更强。
前提是,这款茶自然品质极好,内含物质丰富,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有很好表现了。
大家认为呢?
忌忽高忽低,或前高短后低长等
时常犯这样的错误
事前的共识是,不是
茶叶审评,不比行茶、茶席等,只比茶汤,看谁泡得好喝。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怎样的茶汤叫好喝?这就又涉及好茶汤的评判标准和评判人员的品茶水平等问题。也就发生了前面提出的问题。
原帖由
道中人 于 2011-10-9 17:17 发表

这个问题来自一次泡茶评判。一款品质非常好的纯料古树生普(04年春料),用具用水都一致,两个人比看谁泡的好喝。一个人六道水,泡得比较猛,有层次,香气滋味口感俱佳,而且每道茶汤有变化,只是苦涩度明显。另一个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泡茶需了解茶性,扬长避短。有的茶宜即冲即岀,有的茶宜温润慢浸。
同一泡茶,用不用冲泡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茶汤风格。
我个人认为还是要看人泡茶与看茶泡茶。
只要泡茶的人冲泡岀来的茶能适合喝茶人的口感习惯与当下的身体需要,就算泡好了。
或泡茶的人把茶的内涵物最佳地呈现岀来,让饮者身心愉悦,也算泡好了。
原帖由
云萱 于 2011-10-11 03:38 发表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泡茶需了解茶性,扬长避短。有的茶宜即冲即岀,有的茶宜温润慢浸。同一泡茶,用不用冲泡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茶汤风格。我个人认为还是要看人泡茶与看茶泡茶。只要泡茶的人冲泡岀 ...
云萱终于出场啦!(鼓掌)
如果有四五位对茶汤有不同看法的茶客,就前面说的茶,云萱如何冲泡呢?不是给云萱出题,是想和高手一起探讨。“看谁泡茶泡得好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却涉及到很多深层问题。比如评判以什么做标准?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评判?几个人做评判合适?如何得出最终结果?参与评判的是否要有男女比例?等等
如果那个人是泡茶给我喝的话,我选择第一位……
只要泡茶的人冲泡岀来的茶能适合喝茶人的口感习惯与当下的身体需要,就算泡好了。
或泡茶的人把茶的内涵物最佳地呈现岀来,让饮者身心愉悦,也算泡好了。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3/9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