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29040 次 | 回 52
#21 丑小丫 | 只看他(她)
2009-02-25 02:02:27 引用
问好
#22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2-26 17:02:27 引用

关于学习。。。


 



一月十二日


 


        学习是一件事,获取知识是另一件事。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不是一个增加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在其中你搜集并依据你搜集的去行动的过程。我们往往基于所知采取行动,我们依据的是技术知识、经验知识、传统知识和源自一个人特殊禀赋中的知识;依据那种背景,依据那些知识、经验、传统的积累,我们采取行动。在那种过程中根本就不存在学习这回事。学习决不是累积,它是一个持续的动作。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探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学习和什么是获取知识?..….学习决非累积。你不能储藏学习,然后据此行动。你在一个进行的过程中学习。从这个意义而言,决不会有退步、堕落和衰退。


 


 一月十三日


 


       学无过去智慧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揭示的,它并不是知识的产物。知识和智慧并不同行。当自我认知成熟时,智慧就来临。没有自我认知,就没有秩序可言,而所谓价值就无从谈起。学习认知自身和对自身知识的累积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个在寻求知识的头脑并非在学习。它所做的是这样一些事:它在为自己搜集信息和作为知识的经验,在那个所搜集到的基础上,它经验,它学习;所以它从未真正学习,但总是在认识,在获取。学习总是在活跃的当前;它没有过去。当你对自己说“我学过了”的那一刻,它已经变成知识了,在那个知识的基础上,你可以累积,解释,但是你无法深入学习。只有这样一个不想获取而总在学习的头脑能理解我们称之为“我自身”的那个整体。我必须去认识我自己,这个整体的结构、本质和意义;但是我不能担着我以前的知识、以前的经验和受制约的头脑去学习,因为那时我不是在学习,我只是在解释,翻译,是在用那被过去的乌云遮住的眼睛看。


 


 一月十四日


 


        权威阻碍学习我们一般通过研究、书本、经验和接受教导来学习。那是一些通常的学习方法。我们牢牢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怎样感觉,怎样反应。通过经验,研究,分析,调查和反省,我们把知识储藏在记忆中;然后记忆对于下一步的挑战和需要进行反应,从此越学越多……学到的被作为知识存放在记忆中,无论何时发生什么问题或我们必须做什么事情,那个知识库就开始运行。不过我认为存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关于它我打算稍加讨论;但是要理解它,要用这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学习,你必须完全地摆脱权威;否则,你将仅仅被教导,你就会重复你所听到的。那就是为什么理解权威的本质很重要的原因。权威阻碍了学习——学习并非是指作为记忆的知识的积累。记忆总是以某种模式来反应;其中没有自由。一个背负着知识和教导、一个被他所学的所拖累的人,决不会自由。他也许极其博学,但是他积累的知识阻碍了他成为自由的,所以他对于学习无能为力。


 


365天禅修(节选)

#23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2-27 04:02:10 引用

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


[分享]心香网摘


南怀瑾先生讲述


 



    宇宙万有的一切活动是动态.太阳、月亮、万物都在动。这个世界如果不动,就毁了、空了。我们认为这是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个动态。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止状态呢?没有。  


 


  物理也好,生理也好,思想也好,没有完全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缓慢的动态,一种延长的现象。如果学物理学、科学、哲学,就很容易懂这个道理。 


 


  所以,静是个很难得的东西。你看宇宙万物,譬如我们吃的水果、粮食,观赏的花木,都是静态的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种状态。  


 


 换句话说,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祷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宁静一会儿,烦恼就解除了。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须要去医院。不是医院的医生用药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过来的,药物只是一种帮助。这些道理,都说明静态的重要。  


 


  这个原理,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个人,讲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就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消耗完,人类也就灭亡了。  


  


   我以前带兵、带学生的时候,有三个很好的处罚办法。 


 


   第一个办法,不是骂人也不是打人。只要叫他两手各拿一张报纸,手平伸起来立正,站一个小时。那很痛苦啊,你们可以试试看。第二个办法,三天不准说一句话。也很痛苦。还有一个办法更严重,把他丢到一个非常空旷的山野,什么东西都没有,那更痛苦。  


 


   可是,理解了静的道理以后,这三个痛苦会变成最大的享受。把脑筋静下来,思想情绪完全静下来。一切的智能,如果不是在静态中,是发挥不起来的。 


   


   老子告诉我们道家的修养方法,有八个字:“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把自己的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的状态,脑筋是清楚的,是快乐的。


 


  打坐是学静态最好的一个根本办法。  


 


   譬如一杯水,乱搅动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沉淀下来就能看透了。打坐是口头称谓,实际叫坐禅,也叫正思维修,还有行禅、住禅、卧禅等称谓。打坐不必是照释迦牟尼佛一样盘腿打坐,全世界归纳起来打坐的姿势大概有90多种。诸位没有注意到这门学问,你现在到印度去看,有人站着伸出一只手30年不动。印度有很多人这样一个姿势站着,几十年不动。 


   


  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我要大家学静的功夫,最高的境界,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的观照自己。 


   


  我们一个思想发动,产生了多少痛苦烦恼?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讲得清楚。但有一个人讲清楚了,就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


  


  他说人的思想一动,一弹指之间就有960次转动,一昼一夜,我们的思想转了13亿转,刚好是我们中国的人口数。这不是他随便讲的。 


   


  现在的心理学、医学,还没有研究到这样的程度。这样东想西想,就是浪费精神,浪费生命。 


 


  刚才老子的讲的,生命的根本是在宁静中恢复的。我可以告诉大家,静态到了极点,能知过去、现在、未来,就有了预知能力。但是有一个条件,要真的在静的状态,那时所有的快乐痛苦都忘了,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 


   


  但是,真的能够静,有先知、有神通的很少,多半是假的。  


 


   大家都有做事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既然静有那么大的功效,但是我们修养的人,包括宗教家都做不到,为什么?这就是物理生理的作用,物理的世界是没有静的,一切都是动的。我们看一座山,似乎山没有动。其实山在动,他在长大,有时瘦有时胖,它还在移动,也在呼吸。植物也是这样,都是动态,整个大地都在动。  


 


  但是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宁静,现在的大科学家知道一点。


    


  譬如肝不大健康的人,脾气很大,或者很内向,或者很悲观。这样的情绪影响下,使人静不下来。胃里的东西多了,人就懒得用思想,尤其是“酒足饭饱”时。但是,这不是静,实际上那是心里最动乱的时候,动乱的没办法,里面都是动态。


  


   真的静态,是身心彻底宁静下来,没有思想,但不是睡眠。身体绝对健康,才达得到这种程度。当你想静下来却觉得思想很乱,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就要注意,你可能已经进入病态的状况了。


#24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3-03 08:03:20 引用

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宗镜录》



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 904~ 9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资治通鉴》为大众所熟知的,《宗镜录》则不然,因此想对它作一番研究,这是我们这次开讲《宗镜录》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家不管学显、学密,对于佛学理论还是搞不清楚,都在这盲修瞎炼,因此必须加强研究,而《宗镜录》概括了整个大、小乘经典的精华,是六十部大经论与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的集中,非常应机。


  现在一般流通的《佛学概论》,很多都有问题,因此我常建议同学们要看真正的概论。什么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那是指印度的著述而言。


  在中国,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无论在学术思想或修持方面,这些古典论著,才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可是现代的人没法子啃它。中国文化的病根到了现代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文字障为中华文化雪上加霜



  研究《宗镜录》,也为了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就要懂得如何讲古书、作古文。没有办法写作古文,就没有办法看古书,虽然也有人能够看懂,到底不够深入。


  现在的青年学生写古文,新、旧掺杂,搞不清楚。全新倒可以,全旧也好,可是新旧搞在一起,尤其是研究佛学的同学,古文写的佛经更看不下去,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再过二、三十年,不得了!会没有根了,非常严重。因此,我提倡《宗镜录》,不但对于佛法修证,对于中国佛法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有个深刻的了解,并且对于中国文化、文字写作与文学境界,都可以有个很深的了解,《宗镜录》的文字很浅,但它保持了唐代以后文学骈体的风格,差不多都是四六的句子。从书中可看出宋代文学及文化的气韵,平淡之中具有不凡的余味。


  清朝的雍正皇帝最热心提倡《宗镜录》,认为不懂此书的人,没有资格学佛。还下令出家或学佛者,非读它不可。他也撰过几篇序文,又将原文节录集成《宗镜大纲》,极力推崇。这部书自有它殊胜的价值,我们的研究,不仅在佛学方面,也要遍及文学方面。


  由这部书,我们有个感想,很有趣的。从唐朝中叶到五代,是禅宗最灿烂光辉的时代,有五个宗派都非常兴盛。就思想史来讲,五个宗派一时并立是很了不起的事,但从社会的演变或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却是件悲哀的事。一个宗教或一个学术,既然分了宗派,可见出其中有意见的相争,有意见的相争就警示了一个文化的没落。一个社会、团体或家庭,同一个东西,因意见不同而形成宗派门户之见,这是个悲哀,决不是好现象。不但学术会混乱,当时的历史也会混乱,唐末五代之际,于是出现了八十年的乱象。




           皇帝之才好出家



  当然,在每个历史变乱期间,都要产生许多人物。历史上有个皇帝问一位臣子:(臣子是谁?不要问。因为我们通常生起的主观观念,易以人废言。以人废言与以言废人,都是人的大毛病。) “禹贡篇中,只有山川,有些什么人物? ”臣子答道: “有地理没有风俗,所以古书难读。风俗由当局者领导,形成一个时代的精神,所以风俗是由教化而来。至于人才,由社会慢慢培养来的。这两者都有变动,山川地理是不变动的。 ”由此看出,此人有 “大臣 ”之风。学问好的不一定能够为大臣,为大臣的人不一定学问好,但是有见解。


  五代时,慢慢培养出来人物。宋朝以前,永明寿在浙江一代,当时军阀割据,他在吴越王钱镠帐下作一名军官。欧阳修评五代史云:五代这百年间没有人物。王安石反对这个说法,说五代时人才最多,可以作帝王将相的多得很,但都逃走了,出家当和尚去了。开创禅宗宗派的祖师,都是帝王将相之才。也有人说五代没有文学人才。反驳的人举出两位杰出的文学人才,一为李后主,一为永明寿。李后主的词,成本太大了,一个皇帝亡了国,才写出那么感人的词来 ——“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又如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此来发泄他一肚子的牢骚,当然好。至于培养永明寿出家的吴越王,在未得意以前,也很潦倒,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在外逃难时,会写出这么美的书信给太太: “陌上花开,则缓缓归矣。 ”他有些气度与眼光,才会让永明寿离开军中去出家。


  永明寿禅师在三十岁左右悟道,未悟道前,在天台山天柱峰下习定九旬,悟道以后,他身兼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之长,几十年中影响宋代文化很大。他每天由早到晚,讲法、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


  洪觉范说:一个人每天要做这么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结果看到他的画像,却是身体壮硕、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此中道理何在?你们不要以为光打坐就是道,就能成佛,他的功行与德行都是了不起的,活到七十二岁。


  传记上说,他乘大愿力,为震旦法祖,居永明寺(今净慈寺)。在杭州度弟子一千五百人,天台山度戒万余人。常与七众授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六时散花,日夕修持百八事,寒暑无替,声被异国,高丽王派特使向其问道,自称门弟子。写《宗镜录》也是他后来的常课之一,受吴越王钱俶的供养,圆寂时,焚香告众,即入涅槃。


  他把当时所有佛学意见提出来,邀请各宗派的长老大德们来一起辩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他以宗门的立场来作总的解答,把这些解答写下来,就成了《宗镜录》。所以说这部书是集中大家的智慧与力量所汇集的佛学精华,但他的重点却在唯识方面。要研究此书,先看序文以明白前因后果,其次再研究唯识部分。看此书时,若想学会文章,看得懂它,必须朗诵。我们就先从序文讲起。



  

#25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3-03 08:03:40 引用
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


  中国古字,一字代表很多概念。现在中国字受西洋文化影响,好几个字解释一个概念。 “顿起根身 ”谈到了生命之源,人从哪里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宇宙人生最初那个本有的生命,本来是清净、寂灭。寂灭乃清净到极点,无有色相,无有音声,也包括一切色相,一切功能。它永远清净光明,所以称 “真源湛寂 ”。


  每一个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我们的本来是澄清湛寂,这就是佛所悟到的本有的生命,找到了这个叫觉。一切众生本来是清净的。这个东西也叫涅槃,也叫道,也叫佛。这个东西无名也无相。思想观念叫名,是精神方面的,色是物质的,相是现象,包括心理、生理。道体是绝名相之端,比如你打坐,觉得自己见到空了,还是落在名相中,空还是个现象,真正的道体不落在观念现象中,而且不落在名相之 “端 ”,一点影迹都没有。也没有能所之迹,无 “能见到 ”“所见到 ”之境界,即没有能见之体、所见之境,不留一点迹象。换句话说 “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 ”才到达真正见道 ——“真源湛寂、觉海澄清 ”。


  平常你们有一大堆问题,只要懂得这两句话 “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 ”,就没问题了。你只要有一点名相、境界在,都不是,都不是 “真源湛寂,觉海澄清 ”,已经离道远矣。




          众生对宇宙第一因的困惑



当玄奘法师到达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了。戒贤法师已一百多岁,还在等玄奘法师的到来。当时的婆罗门等教派恢复了学术地位,印度的学术辩论非常民主,这些教派辩论得很厉害,还有全国性的公开讨论。当时有人问佛教徒: “见道时是什么境界? ”答: “无所见、无能见,能所双亡,既无所见的境界,也无能见的作用。 ”但既无所见,也无能见,又如何知道是见道了?因此这一问就胶住了好几年。刚好玄奘法师到了,答以千古名言: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解决了这一论辩纷争。过后一百多年在中国又有人问: “请问这一知又是什么? ”可见一个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变成一个学术论辩,问题则永无穷尽。现在我请问在座的人,这一知是能知?还是所知?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


  序文的第一段提到,众生的根源本来 “真源湛寂 ”,为什么会生出山河大地来呢?个个都是佛,为什么变众生了?一切皆空的,为什么生起宇宙来?这些话《楞严经》里富楼那问过佛。普通经典说因无明而生。那无明怎么来?妄想来。妄想又怎么来的?学佛是大科学,要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永明寿禅师开头即以《楞严经》的经义,反果为因来答复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可是 “最初不觉 ”,它怎么来的?第二,如此则承认本体本来是静态的。但以宇宙万法,不论形上、形下,无一绝对静态的东西,这是一大问题。所以研究佛法要注意,若说这是佛学不准问,权威性的禁止再问,那佛学就站不住脚了。


  全部《宗镜录》皆在对此作解答,也就是问题在此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换句话,这是佛学了义中之不了义教。说宇宙万有皆是一念无明、妄想而来,试问:妄想怎么来?你们打坐最烦恼的就是妄想断不了,你是否认为妄想断了就是佛的境界?若说是,那你学成木头干什么?若说否,那又何必学佛?本来你也打妄想啊!一般人以为无妄想就差不多成道了,是错误的观念。要不妄想,吃安眠药、麻醉药、毒药都可以达到,那他们成佛了?这是个大问题。学理都没有搞通,你想实证?这只是修腿,不是学佛。


  再则,在序文当中有好几个大问题。人类文化、宗教、哲学、科学的问题先摆开,先看下面一句由形上至形下的: “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 ”说到业,你们嘴巴光挂着造业,事实都不是真心话。什么叫业?做什么事都是作业。无分善恶,作好的称善业,作不好的称恶业,还有不好不坏的无记业。业由心来,由动念来。所以心念一动就是业识的端由。本来都是佛,个个都是佛,本来自性是清净光明的,就是念头一动把明白的正觉迷掉了。出了毛病,就是念动的一动。因此有许多人以为打坐学佛,只要念头不动就作佛了。根据这段文句来看,他们根本连道理都没有搞通。这个动还不是指我们的妄念动,这个动可是大得很的。这两句由形上而形下,反正是一念来的,宇宙万有是一念 “唯心 ”所造,所以叫了义中之不了义。但这个心动不是这个思想之心,而包括心物一元之心。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生命,一个念头都没有,脑子一点思想都没有,很清楚的时候,这正是一念,就是念动,决不是静态,包括生理、心理方面。因为有这一念, “因明起照 ”,有个照的作用。换言之,动由静来,静极必动,动极也必静。你刚打坐那一刹那时,很静、很舒服,再下去必动,一切事物皆然。那个能动、能静的谁在作主?要找这个,千万不要以为盘腿一坐,没得念头,这就是佛了。


  动念在照的作用上, “因明起照 ”,才有 “见分俄兴 ”。见分就是代表观念,观念就出来了,思想与观念都属于见分,见道之见也是。第五层来了, “随照立尘,相分安布 ”,脑子清楚,能够照见一切,现象就出来了。因明立照,因照见了,思想作用就起来了,起来了就有分别,但是最后又归纳 “如镜现像,顿起根身。 ”宇宙来源没有先后,同时来。其程序先后相差几微,几乎没有差别,顿起种种作用。这一段理论从《楞严经》来,引用的文字很美。


  次则随想而世界成差,后则因智而憎爱不等。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著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居之内。遂乃縻业系之苦,丧解脱之门;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约依处则分二十五有,论正报则具十二类生。皆从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别。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子都不浪费而严谨。一篇好文章不管文言、白话,音韵自然就出来,诗境界会把感情带出来。《宗镜录》朗诵后,文章就会写了。


  第二段讲,有了念头以后,这个世界就有差别,分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千差万别。有了思想、知识以后,这个人可爱就喜欢,这个人坏就恨他,憎爱不平等,不能慈悲,还是唯心所造。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念头也就平伏不了。外相没有关系,一切唯心。从此遗真失性,把物理现象当成真实,被万象所迷,又被自己思想、观念骗住。执相、徇名是两个东西,再进一步,执相、徇名累积久了,就粘住了 “情尘 ”。物质世界使我们对思想、感性抓得牢牢的,称为 “尘劳烦恼 ”。尘,代表物质世界;劳,众生都在 “黑 ”尘中奔忙。尘劳引起了烦恼,但是尘劳烦恼累积久了,你对它还非常有感情,舍不得离呢!妄想心如一个个浪头过来;停不掉的。


  这些对句美极了,是多么富有文学韵味的佛学。所以要在文化思想学术界颠扑不破,文字般若非常重要。 “锁真觉于梦夜 ”,灵明觉性给锁住了,昼夜长梦中,永远在三界中沉迷,跳不出来。为何跳不出来呢?问题在 “积滞著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 ”,因此跳不出来。我们的智眼本来很亮,被人世的知识思想搞瞎了。


   “于无身中受身 ”,我们本来是佛,不需要有这个肉身,这个身体是对抗本性最厉害的东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第六意识的心,活动的很,上闹天宫,下闹地府。他还大闹龙宫,龙王的定海针被他拔走,结果完了,天下大乱。他那么大本事,跳不过如来手掌,被压于五行山下。我们的肉体就是五行山,陷进去了出不来。我们现在受罪就是为肉体,一辈子生活忙还不是为了照应 “它 ”。死了以后又要来, “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 ”。本来没有 “立趣 ”,心物一元,一念动来的,所以,一念动以后,第二重宇宙形成了。一有了,万有随着起来,千差万别,六道轮回。


  什么是二十五有、十二类生?佛学将众生归类为十二种类,这十二类众生归类为二十五种,有三界:天、人、畜等范围,依处即是生命业报由来,比如我们的正报是人道,依报是欲界。这世界有很多欲望,一切环境即依报,都是唯心所造,因为有情、有思想而有二十五有。


  情与想不同,情是不用头脑的,比如闹情绪,《西游记》中,三个师兄弟,孙悟空是第六识,有思想、头脑、最厉害的;猪八戒是情,猪一样哼啊、哈啊,光是闹事情,什么事情都是他闹的,他碰到盘丝洞七姊妹的情丝脱不了,七情六欲都属情。所以要给他八戒,非戒制不可,然情丝还是戒不了,非常可怕。另外 “想 ”也可怕,所以一切皆从 “情 ”、 “想 ”根由来,因此依、正有差别, “依 ”“正 ”各个有别,但是本体没有动过。


   “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不迁,源自肇法师《物不迁论》。僧肇法师为南北朝人,他认为万物根本没有动过, “旋岚偃岳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 ”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非唯物,乃由唯心论讲至物理世界,在一千多年前,已讲得非常精采。这篇文章跟其它重要论文都收集在《肇论》这本书里,值得好好去研读。



《宗镜录略讲》--第一章 南怀瑾先生著
#26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3-03 08:03:21 引用

病人自己疗养法


 






 


王骧陆上师



       人身机体本具有特殊的功能上,它有自然生长机体的能力,有自然排除疾病的能力,有改造习惯性的能力,有保持生命长寿的能力。除了天生机体不完全无法补救,或质地太薄弱,或病根太深,或误于医药,或硬伤太重,出血过多,来不及医治外,如果懂得自养的法门,一定可以使之无病,初病可以速愈,病后必可健复。此靠人力不过十之一二,靠自己功能却有十之八九。但必注意三个条件:(一)平时的防范。(二)病时的主宰。(三)病愈后的休养。


 



人的多病体弱和短命多半是冤枉的。其原因有:


 



  1. 误于胎教不良与幼时保护不得法。
  2. 误于有病觉察太迟。
  3. 误于无休养办法。
  4. 误于乱医乱药。
  5. 误于自己怕死,多所惑乱,反致心气不强。
  6. 误于自己性急而神不得安。
  7. 误于不能制伏性欲而妄动,以致于死。这都是打扰机体,使不得充量发展,名为无形的伤害。

 


       今先言病后的休养法。因有许多病人医药已无办怯,靠外力是几乎绝望的了,如肺病、神经衰弱、失眠、血压高、心虚、胃肠病、初期中风、肝经火旺、肾亏与妇女血分诸病,屡治无效者,倘能照我办法,至少有七八成望好,只怕人不肯信,信了又不肯耐心去做,做了不久,求功太急,又停顿了。病到了无法可治的时候,只有死心塌地一法,方肯听话自救,我的法子或者可以兑现。须照下列几条切实做去:


 


一、不要怕死。决定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


 


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


 


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着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


 


四、平日打起精神工作,如工人运用那机器时,今日机器坏了,也得打起精神来修理。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以上四条是要死心塌地才有效验,要切切记住。


 



五、自疗法,即是自己的静养法。


 


       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宜在早上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没有人事或大声烦扰时,病人安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但终不能无念,只许微微想着那脚底心,不许着力,不许纳气向下,不许存想丹田,眼不必一定闭,好像我只有这两只脚底板,其余都不是我的,也不许计较多少时间。如果睡着了就让它睡。醒了,我又是如此做,不去想那病。想我此时是造新鲜的血,补充元气是最最要紧的工作,让我这个身子的机能自然起作用,但也不许去管它,身上发动微冷、微热也不管,只有脚底板心是我的。初行时气粗,渐渐气细,又渐渐微细,又渐渐是息,又渐渐微息,此时便不问了。如是做法,时间长短随便,轮流行七次算是治疗过了。行过三四天之后,把注意脚底心之法也要渐渐松下来,如有意无意不许多用一点气力。凡初学的人往往心把握不定,却要带一点强制功夫。有时心跳,一想脚底心,便不跳了。如是试行二十一天,必大见功效,气色气力必定转变。小行二十一天,长行一百天,从此每天行一二次。在初醒时做,可以保证延年益寿。至于病情如何,在自己体味觉察了。


 


六、自疗理由的说明。


 


       正常两个字是人生健康的标准,凡几个月的婴儿,他身体是天然正常的,如果乳食调匀,暖寒适宜,保持他的正常,那么,发育特别快,小儿时时四肢筋骨发胀即是明证。因为没有去打扰他,让那机体自然发展它的机能,一过暖了,小儿纯阳之体便受不住,毛孔一开容易伤风,得气管炎,便是打扰了。又一过饱了,消化不良,或受内部的冷刺激,如乳母自己受了冷风,气还不曾转过来,急急喂奶,他要肚痛腹泻,或受其它惊吓便是打扰了。至于十五岁以上的孩童,人事渐烦,那打扰比较也多了。但总不出过饱与寒暖不匀,及用力过劳等,人由此致病,病后失调可以变为大病。


 


        及至成年,七情六欲发生,无一处不是打扰它的机能,积久维待不住这个物,它就病了。脑力、体力应付不了环境,初期精力尚强,不会觉察,暗中耗磨,渐渐深入重地,医治也来不及了。只有乘这个机体还不曾完全破产的时候,急速修理一下,让这个机体再去自然发展,切不可打扰它,正要帮助它。你想,许多年来,夜以继日,心神没有一刻安息的,使机体时时失去正常,从没有像几个月婴孩那样的有一刻的自然休息去发展,人又安得不病,病又安得不死呢?因为心神是时时提上的,忧思伤脾,所以消化不良,收入顿少。肠胃不和,则夜眠不安,所以多失眠和脑弱诸病。肝经火旺,肾水即亏,所以心脏腰病接连而至,抵抗力弱,外邪易入,所以多气管炎。而肠胃不通,肺气不宣,必定患肺病。肾水亏的人,色欲必盛,所以最近的社会上,有生育益繁而健康的儿女必少,这一身弄得七损八伤,再加种种环境,只有添病,不能减苦,除了自救这一法,更无别法。今日得有养病机缘,切不可再蹉跎了。


 


       从前时时刻刻提起,我今天劝你暂时一切放下来,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是个涌泉穴,引水向上,引火向下。为什么不主张存心丹田呢?因为容易把气纳进去,反而成病。如微微引向脚心,自然不着丹田,而亦不离丹田,有效而无弊。然尚不许十分着意,就怕贪功的人性急求快,反而不美。如是全部机体让它得自由处分,不去打扰它,见功必快。我常用此法以自治病苦,行之有效。故敢至诚奉告,为诸病家一小助尔。


 


       总之,病人第一要心气和平,对环境要知之,想着病人之苦,他们还役有我的安息休养,要时时发这样的平等心,就是巨大的福量,病更好得快了。

#27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3-03 14:03:28 引用

  1. 精神修持、道貴常存

    持之以恆而執著地追求高超的精神境界,人生的價值取向以探索宇宙、人生真諦、開發人體潛能、增智生慧和完善人格為目標。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氣功,全身心地投入;對周易及儒、釋、道、醫等學說有廣泛的涉獵;從先賢先哲精神遺產中找尋可資借鏡的經驗。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


  2. 專修精煉、鍥而不捨

    意志堅強,有具大的精神呈受力,善於排除外部環境與內心世界(七情)的干擾。遇事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肯吃苦,樂於奉獻,無低級趣味和不良嗜好,以各種不同方式修煉身心,專修精煉,鍥而不捨地性、命雙修。


  3. 寬人律己、包容大度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言人之善,成人之美。


  4. 性格沉穩、超塵拔俗

    重視自身內在的體驗,淡化外在的物欲。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性格恬靜、舉止沉穩,為人純真。


  5. 深化意境、真機在悟

    重視突如其來的念頭和煞時間的感覺、體驗、感應。「信息」是悟性的要素,而精力集中的「念力」和止念的「定力」訓練,是修煉的重心


  6. 磨礪自強、品質昇華

    掌握對特異世界的認知,又自如地實現對現實世界與特異世界的多重體驗,達到超常及趨向圓滿,成就完美的人生。


  7. 人地時空、合璧功成

    只有通過「顛倒」和「逆行」的認真修煉,才可使功能與人格同步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身心健康與人格完善是修煉的真正目的。


  8. 尊師重道、利世濟人

    永遠保持謙虛和普通人的面貌,不自恃驕傲,並以身作則,倡導純樸、實在、平易之風;渡己渡人,以務實的工作,為人類和自然界盡自己的力量;以利世濟人為己任。

#28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3-09 01:03:50 引用

 


李叔同《晚晴集》注讲节选


 


 


      一部《晚晴集》,虽格言小语,却尽凝三藏之精华;纵大吕黄钟,亦难谱一心之孤诣。百句既成,弹指如昨;一言成诵,终生受益。法师以之劝世,学人以之修身。浓浓如酒,久而弥醇;淡淡如菊,静而益香。
    
     奈何!斯人去矣,纵留香可堪盈袖;新塔成时,虽欲语忽焉忘言。诸君前辈卓识,喜明珠盼莫嫌鱼目;好熊后学浅陋,作注讲以求结善缘。诚惶诚恐,是为小序。阿弥陀佛!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上面这句话出自《金刚三昧经》,这是一部大乘经典,主要是讲众生与佛本无差别,还有一些关于佛性的思想。说到这部佛经的来历,略微有些可疑,有人怀疑这是中国僧人自己写出来的,并不是真正从印度翻译过来的。
    
  在佛教汗牛充栋的经典当中,有许多佛经都存在这种情况。佛经之所以称“经”,一直以来都是很有讲究的,大略来说,只有印度传过来的佛经才可以被称之为经,所以,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土,直到现在,中国僧人写出来的东西被称为“经”的只有一部《坛经》,一般也被叫做《六祖坛经》,是禅宗慧能大师讲说禅法的记录。
    
  那么,其他中国僧人编写的所谓“伪经”或“疑伪经”就没有价值了吗?当然不是,它们和许许多多印度佛经一样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一部经典是佛陀在世之时写的,大多都是他的弟子、再传弟子,乃至好几百年之后的徒子徒孙们写出来的,虽然佛经开头都会写一句“如是我闻”,标明以下的内容是从佛陀那里听来的或辗转听来的,但大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很多思想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佛陀当时。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所谓“伪经”、“疑伪经”,只要内容是好的,就可以被我们继续继承和发扬下去。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什么是本心呢?有不少人从字面理解,说本心就是赤子之心,顾名思义也就是小孩子之心。小孩子的心天真烂漫,还没有受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污染,故而弥足珍贵。——这种解释曾经流行一时,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小孩子天生就会抢奶喝,如果一位母亲同时喂养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小子可以一点也不懂得谦让的。食色性也,这都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都是赤子之心,难道这就是佛经所说的本心吗?难道当我们遇到什么能够唤起我们欲望的东西时,也应该像小孩子一样挤破脑袋去争去抢吗?
    
  不是的,这个本心说的是佛心。
    
  我们知道,禅宗是很讲佛心的。而恰恰是禅宗,在唐代曾经对这部《金刚三昧经》多所引用,因为这部经典当中的佛性思想和禅宗的一些主张是相当一致的。
    
  那么,佛心是什么呢?慧能大师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佛心,都能成佛,之所以很多人成不了佛,只因为这个佛心被尘世的污染给迷住了,而只要认清这些迷妄,就连最愚笨的人也可以成佛。”



    本心(佛心)人人都有吗?是的,人人都有。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失去了本心呢?失去了,又该怎么找回来呢?
    
  这个问题在佛学当中并不简单,对问题的解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初,在印度佛教界,关于本心大略有两种说法。上座部主张本心应该是清净的,之所以看上去很脏,是因为受了外界的污染。心被弄脏了,怎么办?只有把尘土擦掉,才能恢复心的本来面目。怎么擦呢?两个步骤:先要明白道理,然后再动手擦拭。——所谓明白道理,就是说要搞明白心是怎么回事、污染是怎么回事、擦拭的方法又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先要明白佛理;所谓动手擦拭,就是明白佛理之后付诸行动,用禅定的功夫刻苦修行,等修行的火候到了,心也就被擦干净了,心又恢复了明晃晃、亮堂堂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达到解脱境界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一切有部带给我们的,他们认为心本来就是脏的,是谓“染心”(即被污染的心),所谓解脱是扔掉这个染心,换上一个净心。
    
  《金刚三昧经》所谓“失去本心”,看上去是承袭说一切有部的说法而来,但从这部经典的总体思想而论,这句话也许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比喻,或一种方便权宜的说法,而核心概念仍然是上座部的传统。这问题如果细讲,极其复杂,这里我们就从简了。
    
  我们的本心失去了,或者说,我们的本心被这个世界上太多的烦恼、欲望、假象所蒙蔽了(世人大多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呢?经上说:“若失本心,即当忏悔。”
    
  忏悔,什么是忏悔?烧香拜佛、磕头赎罪,这些就是忏悔吗?
    
  忏悔,梵文的音译为忏摩,意译为悔过,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就构成了“忏悔”这个词,是让我们把所犯的过失向别人如实地吐露出来,并且真心悔改。出家人在这点上是有严格的制度的,寺中僧侣每半个月集合一次,诵读戒律,让违犯戒律的人坦诚过失,当众表示悔过自新。
    
  失去本心,就该忏悔,也就是说,当我们真切认识到自己的心被世界上太多的烦恼、欲望、假象所蒙蔽之后,就应该勇于坦诚这一切,并且真心悔改。
    
  人欲无穷,烦恼无限,如果不勤加修持,一颗干净的心便很容易在这污浊的世界上沉沦堕落。凡夫俗子,或多或少总难免留恋生命、畏惧死亡;总难免乐于所得、恼于所失,殊不知真心流转之处,即无所谓生死,无所谓得失,自来还自去,无欲也无求。待执着心散尽,即现本心。



       出家人可以按照寺规,每半月集合忏悔,在家居士又该怎样忏悔呢?
    
  我们也许应该这样来问:“忏悔,一定需要固定的仪式吗?”
    
  不一定的。仪式是为了更好地约束那些修为尚浅的僧侣,如果你自己可以约束得住自己,外在的仪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当他保护唐僧到了西天,修成了正果,变成了斗战胜佛,他头上的紧箍咒也就自然消失了。作为孙猴子,他需要一个外在的紧箍咒来约束自己;作为斗战胜佛,那个紧箍咒已经扎根在他的心里了。
    
  “忏悔之法,是为清凉”,什么是清凉呢?大家知道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就是我们的佛教名山五台山,五台山原来还有个名字,就叫做清凉山。
    
  清凉是个怎样的境界?新罗沙门元晓所作的《金刚三昧经论》作过解释说:“灭不善因沉浊故清,离生死果热恼故凉。”因缘生灭,有因必有果,灭掉不善之恶因,脱离生死之苦果,是为清凉。
    
  本心怎样才能到达这个清凉境界?《金刚三昧经》里,佛陀对阿难说:“令诸众生持是经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这是佛陀让大家常常以这部经书为依凭,依此修持,心便常定、常净、常在。
    
  佛陀接着讲解道:“就像在暗室之中忽然亮起了一盏明灯,刹那间黑暗顿消,忏悔也是一样,过去的诸般罪业,只要你真心忏悔,那些罪业便永远成为过去,不会再起波澜。”



       仅仅忏悔就可以有这样的功效吗?不够的,佛陀说,还要入定观心。
    
  所谓入定,是入禅定,但这里的禅是指如来禅,而不是大家熟悉的慧能一系的祖师禅。其间区别,这里就不细讲了,大略而言,如来禅讲究禅定,要打坐入定,而慧能的禅法讲究念念无住,自由运任,反对坐禅入定。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禅定观心之法是现在的禅者乃至其他宗派的僧侣们仍在沿用的。坐禅入定,在静默之中体悟真如佛性,靠感悟,靠直觉,若有体认,则诸罪具消,远离恶道,当生净土,得证菩提。
    
  清凉之心,并不易得,看似谦退,实则需要极大的勇力。与清凉相对的叫做火聚,我们俗话常说“上刀山,下火海”,在《新华严经论》里叫做“山刀山,下火聚”,佛经里为什么也有这样吓人的字眼呢,因为修行之人所遇到的魔障就如同刀山火聚。遇到了又如何,便当“入火聚而火不能损”。——这句话,我是借用自《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原为写实,这里用作譬喻。
    
  “入火聚而火不能损”,这就是最高境界了吗?还不是,我们看《大般涅槃经》说:“尔是耆婆前入火聚,如入清凉大河水中”,入烈火之中亦如入清凉河水。
    
  这,是不是太夸张、太玄妙了?不是。给诸位说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当年张居正位为首辅,锐意改革,其阻力之大,如同瞿塘险滩逆水行舟,张居正在给友人的信中引用《华严悲智偈》“如入火聚,得清凉门”,是说自己踏入烈火最烈之处找到清凉的门径。



       虽然张居正把清凉一词作了世俗化的发挥,但是,在绝大的逆境之中仍能心静如水,清凉如月,任是罡风骤雨而不为所动,任是天塌地陷而不起波澜,我走我路,不悲壮,不怯懦,本心所在,任他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自闲敲棋子落灯花,这般境界,几人能得?
    
  诸位,《续清凉传》有云:“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尝发大悲愿,广度诸有情。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这是外在的清凉之境,可以求之于文殊菩萨,可以求之于五台山,而“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这是内在的清凉之境,不可求之于人,只可求之于己。愿与大家共勉!

#29 广木不成林 | 只看他(她)
2009-03-15 13:03:52 引用
此网摘摘得好。学习。
#30 楼主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3-20 15:03:52 引用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


 


 对话主题一:宗教信仰会引发什么心理障碍?



  
  宗教皈依是场有风险的进化之旅



  法师:最近这一连串宗教风波后,很多人一提到宗教,总觉得我的灵魂和钱都有被骗的风险。因此,很多追求灵修境界的人,反过头来肯定正信佛教徒是以欢喜心与感恩心,来积极化解生活冲突,推展社会净化,投入慈善救济的行列。不知道你对这有什么看法?
  
  治疗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所有道德理想的善意声明是很廉价的东西,每个人都可拿来挂在口头,重要的是你善意背后的潜意识动机。如果不把这些潜意识动机弄清楚,就没办法度过修行路上各种心灵考验的关卡,只能停留在虔诚心的层面,时而道德,时而迷信。



  
    第一阶段-从忏悔到道德实践


 


       第一个障碍:神经质的罪疚感



  
  法师:你是不是对道德抱有敌意?精神分析该不会是有意鼓励人放弃道德约束,一心享受性本能的愉悦吧?



  
  治疗师:这让我想起西方人有个笑话,内容是说美国婴儿潮的新生代,内心有困扰时,都去找心理医生,不找牧师。因为牧师会说:「孩子,快点坦承自己的罪过,投入主耶稣基督的怀抱吧!」心理医生则说:「你根本不需要悔改什么罪过,只要面对潜意识就够了。」
  当然,这有点把事情太简化了。你要了解,当初弗洛依德观察到周围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把「意志」当成压制「欲望」的武器,结果把自己搞成欲求不满、情感干枯和自我谴责的地步。所以他才指出人为什么会产生「自我的病态防卫心理」,就是因为惨遭「超我的道德监督」和「本我的性驱力」夹杀所致。



  因此,「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对立冲突」和「消除童年期心理创伤」,就成为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这样,法师不会还误解精神分析学派了吧!



  
  法师:如果从佛法看来,这些创伤之所以不能复原,其实是因为不肯接纳业力因果的道德信念,不愿忏悔自己的业障,才会这样恶化下去。人本来就会有「天理」与「人欲」间的心理挣扎,这才表示你有在反省自己,提醒自己不再造业了。这是件好事,值得恭喜啊!



  
  治疗师:不过要注意这个心理挣扎是不是很神经质,有没有一种自己该被惩罚或怕被别人厌恶责难的罪疚感。举个最常见的情况来说,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她平常很懂事,可是她父母有时很不可理喻,干涉她太多事情。所以,有一次她忍不住脾气发作起来,当面顶撞父母亲。事后她很愧疚,因为她相信「父母纵有百般不是,子女也不可责备父母。」



  这个愧疚感持续得很久,半年后她与男友所经营的亲密关系宣告失败,她认为这件事就是业力的惩罚,因为她竟然怀有怨恨父母的心理。实际上,她是为了维护「乖巧孝顺的道德面具」,而把自己独立自主的欲望压制下去,她心里充满一种被牺牲的悲壮感,可是她男友并不体恤这一点,使得她也开始埋怨男友,又很不安地压制自己对男友产生的敌意,自此两人的关系便蒙上阴影。



  
  法师:真正了解因果法则的人,是不会轻易动怒的。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情绪发泄若是出于自私的欲望,不但伤害到自己和对方,事后更会后悔万分,怎么又让彼此的业力缠缚多绕一圈?所以,证严法师也常跟妇女开示:「对痛苦要欢喜接受,痛快去。」 至于很多人把业力观念视为「牵连整个生活面的惩罚力量」,就是一种恐惧和无知,不会善察因果,才会误把生活面的失败归罪于业报。这类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受到民间术士乩童的恐吓和哄骗。



  
  治疗师:但是人心本来就是非常软弱无助、恐惧不安的,很容易就为自己带来不幸和自我挫折,这时候的重点可不可以不要放在正知正见的灌输上,而是先谅解并了解这些无知退缩的自我保护力量。



  也就是说,在给予道德劝解前,先要以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尊重他们对成长的恐惧和退缩心态,并且满足他们对安全、归属感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察觉出他们罪疚感是内具促进心理成熟的挣扎意义,还是带有导致心理退化的神经质症候群?否则,我无法想象心理匮乏的人,如何能够善巧地观察烦恼生起的因果脉络?



  
  法师:其实,宗教的主要功能不是提供道德规定,而是追求道德判断和道德行动的终极意义。也就是说,当世人问道:「为什么不幸的事会发生在好人身上,这个世界还是个友善的地方吗?」或者问道:「既然这个世界没有公道可言,为什么还要坚持过一种伦理生活?」,宗教信仰便会用一套生命意义的宇宙观,解释你为何会对现实世界有无意味的感受,并给予他们救赎的保证,让他们能以感恩的心情重新投身于道德行动。



  所以,宗教其实有很强的情感慰藉作用,信徒会对「佛菩萨的无缘大悲」有很纯粹的情感直觉,那种虔敬的心情会赐给他们法喜充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宗教信仰的情感皈依有几个阶段,首先是忏悔自己过往所造诸恶业,接着是感受到觉悟者无限安详的风姿,然后在法性真如海中发愿,做出以诸功德供养众生的热情伦理决定。


 
  这种「发愿改过法」在明朝《了凡四训》问世后,就是民间道德劝化的主流思想,也算佛法世俗化的一种贡献。很多净土宗大师,如莲池大师和印光大师,都强调这种「功过格」的法门,只有讲这种因果报应的道理,末法众生才会信受道德修持的重要性,老老实实地断恶修善,好改造自己家族的命运。



  
  治疗师:我承认这种情感皈依的三阶段,是一个理想的心灵发展程序。但有一点我们也不可否认,就是皈依过程也有疑惑、退转、中断、崩盘的时候。这时,佛法要怎么处理呢?



  
  法师: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很头痛。比如说,在第一阶段某些信徒发愿吃素念佛后,跟家人产生很多争议,如营养不良、断绝夫妻性生活、往生西方跟家庭和睦那个重要等,如果时间无法淡化这些家庭冲突,有些信徒会回头找师父商量,看看问题是出在自己修行很僵硬偏激,或是家人业障深重与修行无缘。



  一般来讲,我们的标准回答是:人际关系有很多难题,你可以私下用念经的功德,祈求佛力加被,消除家人间的恶缘。然后,你要以感恩和容忍的心态,细心调整家庭生活的转型过程,等待家庭谅解或法喜充满的善缘,慢慢地、完整地发展成熟。



  总之,要让家人感觉到你生活态度的柔和调整,而不是你宗教仪式的硬性坚持。否则,家人会觉得你愈来愈难沟通,根本没什么信仰的生活效益在你身上出现。有一天,你一定会被反问说:「你整天叫人不要执着,难道你没有察觉自己才最执着吗?」



  
  治疗师:其实,我们治疗师发现在第一阶段悔改时,除了跟家人沟通的问题之外,还涉及到罪恶感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恐惧。最常见的恐惧便是害怕业力惩罚,甚至害怕到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就归结成累世的冤亲债主来讨债;或只要家人批评自己信什么神佛,就担心家人犯了毁谤神佛的重罪,死后会堕入十八层地狱。


 
  我就碰到一个「报应恐惧症」的案例,这位小姐是个长女,她妈妈有严重的忧郁症,常常跟她说:「我就是上辈子欠你爸爸的债,今天命才会这么苦。」因此,她努力帮忙家事,以减轻妈妈的重担,奇怪的是她妈妈似乎很难取悦,总会找出小错来唠叨一下,让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前世也欠了妈妈一屁股债。长大后,她做任何事都力求完美,以便活出佛教徒的高标准,可是压力负荷过重时,她会被一种念头缠住不放:「会有什么报应发生在我身上吗?」



  事实上,由于母亲从小就用宗教观念控制她所有生活细节,使得她有违背她妈妈意思的冲动时,她就害怕会受到上天惩罚,久而久之,就形成一股报应随时会来的焦虑感,使她永远无法安心接纳佛菩萨的慈悲。



  我用家族治疗法,才让她领悟到内心那个不断「自责」和「自我要求」的声音,是一种捆绑住她们母女一辈子的生活规则:「女人不吃苦受罪的话,不仅无法受到家族肯定,也无法获得佛祖垂怜,将来也会没有好报应的。」



  这种良心过度敏感的错误信念,是她在家庭系统中透过母亲的教导,被迫学习到宗教的律法面进而失落了恩宠面。也就是说,她没有父母温暖呵护的经验,就无从在情感上真正领受佛菩萨的大悲心,反而是整个脑袋困在因果报应的论调里自己吓自己,吓到最后,「对罪行的道德谴责」演变成「对生命的诅咒」。


 
  
  法师:这种因果报应说的惊吓作用,其实是古代中国俗文化刻意塑造出来的,以强化「神道设教」,宣讲道德伦常的权威感。如果我们回到业力论的发源地印度来看,会发现他们把因果报应说的恐怖效应,彻底发挥到最极端的地步。



  比如说,有些印度教徒认为建造医院或其它社会救济手段,会严重干扰到神圣意志所操控的业力制裁程序,因为这些贫病者如果接受救济,就会丧失他们补赎罪业的机会。这点我们儒家社会的人可能无法想象,但在婆罗门社会里,他们非常宿命论地接受,至死无悔。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大堆苦行者,给予肉体各种酷刑伺候,可是内心却在绽放「这辈子终于可以把罪赎完」的微笑。



  那么,佛教的业力论当初在印度兴起时,就是扮演一个改革者的角色。佛陀反对那种「神意宰制个人命运」的说法,也反对那种「参加祭司拜神仪式,就可赎罪上天堂」的做法。他认为人何苦一边想尽办法取悦神,一边在那自怜自怨命怎会这么差。人要肯定自己止恶修善的伦理意志,以布施之行累积福德。积满福慧资粮后,就可不着善与恶,超然地观照我们妄心自造的因果链环,然后彻底扑灭这个集造轮回的迷妄意识心。



  因此,德国哲学家雅斯培称呼佛陀此举,为「轴心时代」伟大的伦理学觉醒。这场伟大的伦理学觉醒,和中国儒家社会的人本文化很有共鸣性。因此,佛法早期在隋唐时,就以「目莲冥间救母变文」,成功地打进重视孝道的庶民文化之中。



  那时,教化僧巡回各县市社邑,用歌唱体的方式唱颂「慈母十恩德」和「超度七世父母离地狱苦」的重要性,还有「十八地狱相」和「冥府十王殿」的图绘来配合,最后终于形成中元普度的民俗。于是,「忏悔罪障」和「布施功德」就成为中国人因果报应说的主要基调。



  当然,现代人的世界观已逐渐远离掉巫术魅力的笼罩范围,地狱的恐怖色彩也愈来愈淡化了。现在大概是民间鸾堂的善书,还继续用这种堕入地狱的恐惧感来警戒人行善。佛教则托「理性化」之福,可以直接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谈六道轮回的象征意义,不必再用俗气的方式来大肆渲染十八地狱的悲惨情形。



  
  治疗师:最近,心理治疗界也有位精神科医师艾斯坦(Mark Epstein)指出:如果要了解西藏的六道轮回图,最好不要把六道当作是实体性的地方,而应该把六道视为人类心理状态的比喻。而且,西方心理学对此六种神经质苦恼的生存状态也各有一些阐述。



  如弗洛依德对畜生道的性驱力、饿鬼道的口腔期欲求,客体关系论者克莱恩(Melanie KLein)对地狱道的侵略心和焦虑状态,自身心理学者柯胡特(Heinz Kohut)对人道的自恋症,行为主义和认知疗法对阿修罗道的竞争心和效率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罗嘉斯和马斯洛对天道的「高峰经验」,都有过一些阐释。



  这些阐释有助于把六道轮回图,从神格化权威的道德训示,转化成诊断动机偏执度的病理模型。这种解读法是有依据的,因为你也知道图中央有个小圆圈,里面有贪鸡、嗔蛇和痴猪在口尾相衔,进行无止境的追逐。这三种使人身陷轮回的动机力量,使得我们从佛性状态偏离出来,并在六种异化的情感执着状态中,昏沉沉地变动流转下去。而且,这个病理模型的诊断对象,可以从个人心灵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共业构造。



  比如说,饿鬼道对食物的渴求,在古代物质匮乏的社会,可能只是反映了对生活安定物资的贪求;在现代压力密集的社会,则是反映了对心理亲密物资的贪求。很多东南亚的禅修大师和西藏喇嘛来西方教学时,很讶异西方人怎么普遍都有心理空虚、自尊心低落和家庭创伤的问题,反观自己国度的人民还是操心家族衣食问题的居多。


 
  可见,现代版的饿鬼是在饱食了丰富的物质养份后,发现心理补偿的养分永远无法充分供应的事实。也就是说,现代人有很强的口腔期欲求,对物质舒适和心理舒适有满把抓的渴望,尤其是中国人的「食补」文化简直是口腔期的乐天派,任何三教九流开出的宽心药方,都可用结善缘的心态,一股劲儿往嘴巴里塞。



  
  法师:我很高兴知道西方心理治疗界有这个发展。就拿「目莲冥间救母变文」这个故事来说,当时魏晋南北朝战祸连连,民不聊生,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很迫切需要,因此佛教的布施功德论,提供了社会救济的心理动机。而目莲的母亲就是因为吝啬不布施,死后才堕入饿鬼道,迫切地需要图中佛陀的智能甘露水来滋润。



  就圣言量而言,我们的立场是脱离六道轮回的教义宣讲,比适应六道轮回的心理辅导重要。所以我们切入的角度,跟你刚刚提的有点不一样。我们认为六道轮回是妄心的集体心理投射,具体化反映了我们的心灵执着状态。因此,要保持清醒的觉知才能摆脱掉六道的拉扯力。如果现世没法开悟,就要把握住死亡阶段的解脱机会。所以,在生前就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布施和忏悔当然少不了,剩下的重头戏就是熟读中阴度亡经和念佛往生了。
  



  治疗师:我知道,为死后永生做好准备工作,是所有宗教最「崇高」的目标。但是弗洛依德认为这是一种天国催眠曲,是用来补偿人类为了文明的团结安定,所牺牲掉的性欲快乐和破坏本能。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诗,就是为此质问神的力量:「汝引我们在此令人难耐的梦土徘回,使我们犯下重罪。然后,让忏悔以无法承受之重折磨我们,瞬间犯下的罪行,换回的难道只是终生的苦恼。」



  因此,我想用忏悔的方式,来求佛力的加持,希望能有那么一天飞升极乐,是有点考验他们信心的味道,充满了是否能够得救的不确定感。当然,我承认它有宽慰效果,但也有沮丧自己信心不坚定的时候,甚至会陷入更深的疑惑与空虚。这时,佛法要怎么办?


 
  
  法师:宗教生活的基础是悔改,有悔改才表示有真心皈依三宝,内心有依靠后,自然能得安乐。皈依的过程,有得救的快乐,可以灌输自己一种积极生活的愿力;也有修行的挣扎,自己一直在良知和欲望的战场中打滚,无法脱身。所以,悔改是一场艰苦的朝圣之旅,毕竟要超度到彼岸,不是光靠花钱做功德就可以的,你要付出修行挣扎的代价才行。有了这种认知,在沮丧疑惧时更是要精进修行,才能修成把低级欲望倾向永远镇压住的力量。


 
  
  治疗师:法师这种说法有很崇高的「道德自制」色彩,但未免太忽略了人类软弱情绪和恐惧态度的破坏性影响力。否则,为什么佛教五戒和上帝的十诫,没有制造出一批批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呢?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信徒是以半虔诚的消费心态来拥抱宗教呢?



  而且,有些人没有打这场内心争战的条件。先别说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光是他们的童年创伤,就够让他们在上阵前忙乱成一团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悔改方向本来是在于深刻的情感净化,可是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就转向了。有时,转向外在的偶像依靠;有时,转向内在的自我惩罚。



  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思洛就是提出「需求层级论」和「自我实现」的那个观点指出,一个人的成熟过程是从精神官能症的假问题,转向真正而不可避免的存在性问题。这个过程中,人常会借着压抑、投射或否认方式,说服自己老早超越了需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的层次,而投向更高的灵性价值的追求层次,遂形成了一种「超越未满足需求的假成长」现象。



  
  法师:当然,我不否认有人当不了道德意志的圣战士,这是因为他们太软弱了。如果牵就这种软弱的人心,而使我们不觉得有天理人欲之战的必要,就表示我们已在恶业中浸泡太久,良心才会发霉了。


 
  
  治疗师:但是法师有没有想过坚强忏悔的人也会出差错。比如说,他们可以利用宗教的忏法仪式,来强化灵性价值和原始情欲的分裂,以便躲避甚至蔑视自己内心深层的七情六欲。这种分裂如果配合上「别理此生臭皮囊,当谋死后莲花身」的信念时,他们就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死后归宿,也觉得有绝对正当的理由,把所有俗世烦恼与冲突挡在心门之外,让自己的清净心地每天都有打镇定剂的效果,以笑看世人为那功名忙与盲。



  问题是,欲望不仅是盲目的生存动力,也是蕴含着你这辈子生存意义的学习课题。如果你不在解决欲望课题的学习过程中,练就观照苦恼生起之因缘条件的能力,根本你连人道的理性、阿修罗道的竞争效率和天道的高峰经验都修不到了,更何况要直攻脱离六道轮回的解脱保证班。



  如果你随便买了一张搭乘天堂列车的赎罪券,就是在冒一种赌博的风险,要不你是个蒙神佛垂怜的幸运家伙,否则你就沦为一个吃下宽心药方的饿鬼。



  因此,我们对于道德意志和情绪欲望的纠葛,就有进一步同情性了解的必要性。否则,忏仪只是会沦为神佛权威对人类情欲的恶性打压手段。



  
  法师:在现代忙碌生活的压力下,我们总是想尽办法替自己的恶业开脱,为自己找到各种停止忏悔的理由。最常见的变通方式,便是用财布施换取佛菩萨的超度力量,或是把忏悔仪式当成消除罪恶感的工具,就会造成「施主花钱,法师代劳」的情形。



  禅宗有个故事,就是在嘲讽那种仰仗宗教仪式的消费者心态: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摩云:廓然无圣。上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摩云:无功德。 帝曰:「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



  但是,宗教仪式确实有其圣洁的拯救力量,只是要靠我们的诚心来回应。
  



  治疗师:沟通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伯恩(Eric Berne)也提过这一类「宗教良心的欺骗」游戏。脚本内容是「罪人」整个礼拜不是在斥责员工,污蔑妻子,对小孩大吼大叫,就是在乱骂他的商业竞争对手。但是礼拜天一到,他就准时上教堂,唱着「我对上帝感到羞愧」的圣歌,出教堂后,就确定自己又享有了「往后一周都是美好的」感受。这让我想到西方的告解仪式,当初先是受到启蒙主义影响,才摆脱掉地狱的诅咒阴影,然后是受到精神分析的影响,与传统的父母式道德观划清界线。如此一来,告解的重点才从「数落自己罪过」,往「与天主、人及深层自我和好」的意向转移。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