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云萱老师有空时,继续一点一点分解、剖析茶之本性情。
..
道兄好!
以前的制茶设备比现在落后,可为什么以前的茶叶好喝,而现在的却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如翻看我的旧帖,就明白,从05、06年开始,我就一直呼吁要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安溪观音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制茶工艺的问题。
早期喝铁观音的人都知道,好的铁观音可泡十几道仍余韵不绝。一般的茶至少七泡有余香。
可现在呢?好点的勉强可泡六七道,差点的泡四道就出水味了。
原因在哪里?
对很多朋友说声报歉!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9998-1-1.html
茶乡毁了绿色----更摆脱不了贫困!!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21768-1-1.html
呼吁还原茶园生态,推广有机栽培!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29744-1-1.html
07秋--安溪收茶记之二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21380-1-1.html
不知该说什么!不知该不该说!!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6711-1-1.html
06年秋,云萱摄于收茶时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6453-1-1.html
2008年安溪茶园生态忧思录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31841-1-1.html
对安溪铁观音而言,勤劳的安溪茶农要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并不难。
传承传统,并不是说要回到农耕时代,用落后的生产力去手揉脚踩地制作。
好茶,究其本质,不外乎是天然的茶质,与合理的制茶技术。
近十几年来,为发展茶叶经济,大量毁林开山,连农田都种上了茶叶。
全面种茶之后,为了产量,只能施化肥,施了化肥后,虫害繁生,只好打农药。。。
再好的土壤,经过不断的施化肥、打农药,用不了几年,就导致土壤贫瘠!!土壤贫瘠后,就得增加施肥量!!
不断的打农药的结果是,虫害产生更大的耐药性,就得加大用药量!!
就这么形成了恶性循环。
导致现在的安溪铁观音茶叶,叶片薄瘦,内质空空,如用传统的做青工艺,根本做不出能喝的茶的来。只好用消青工艺把茶做得又青又绿,清香而有卖相。
下图叶片薄瘦,茶梗发白,就是用现在的消青工艺制作的。
下图叶面肥厚,就是用传统做青工艺制作的。(这是带梗泡的)
半闲兄好!
云萱自从不愁没好茶喝之后,就疏懒了。
感谢留芳支持。
只是这两年懒散惯了,怕写不出几行字,又放弃。
茶叶产品,从本质区分,不外以下几种差异。
一、因茶树品种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二、因茶树种植之产地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三、因鲜叶采制的老嫩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四、因制作的工艺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五、因鲜叶采制的季节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六、因种植的方法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最后,茶叶到了消费者手上,又因泡法不同、保存方法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而品饮时,又因饮用季节不同,饮用时辰不同,饮用者的体质不同,香气与滋味等又产生了差异。
所以说:文字三千卷,不如共饮一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