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卡茶寨
第一次知道那卡,接触那卡茶,是2006年春,一位信基督的朋友送的。香气、口感与平时接触的茶品有些个殊异,条索紧结,机制茶,芽头瘦小。2007年听得最多的是对那卡寨子生活环境的描述和成品茶的叶底近似台地茶的说法,甚至有人说是中小叶种。今年进入勐海茶区,听人说得最多的是勐海当地人称之为“光头老黑”或“老黑族”的拉祜族,描述最多的是拉祜族人长得很黑很黑,饮食多么的不卫生,进入那卡的道路有多么的糟糕及其茶树的枯老状况,有人还大胆的预测说,勐海最先消亡的就是那卡茶.....................
参加工作就在云南供销社系统,知道云南山地居民们因劳作,高原日晒而黑。过去有些地方因缺水,而导致有外来人看来没法彻底清洗的食物和用具。但滇南茶区,热带雨林,用云南话来说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地方,总觉着不至于过分缺水吧!
这些描述,使得脑中的那卡,充斥着极度落后、极度贫困的印象,有着八十年代所见过的云南山乡那种暗色的底调。
今年四月一号去那卡之前,特意在勐海县城买了止泻药和防治蚊虫叮咬的风油精。随着勐海老吴的初制队伍向那卡进发了。带队的是老吴的徒弟解安,一个僾伲族小伙子,24岁,是老吴手下主管毛茶初制的师傅。同行的有斋友茶奴、初制师傅小邓、小钟,一行五人。解安驾驶着皮卡车沿着高速公路,朝景洪方向行驶,从勐海人叫做“八公里”的地方转向土石路面行驶。
解安也没去过那卡,用僾伲话问了路人,人家告诉他,沿着石头路开就行了。但中途还是走错了路,感觉不对,又再问人,才驶向了那卡方向。
路径状况:从“八公里”到布朗族名寨“大曼吕”,全程六十公里左右的土石路面,道路狭窄蜿蜒,行驶中灰尘飞扬但尚算平整,大曼吕到那卡寨子五、六公里,正在修筑道路(目前应已完工),道路难行。
上图:问路
下图:岔路
那卡茶寨
那卡寨属于勐海县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按目前茶山划分属于勐海勐宋古茶山。
中途经过的大曼吕寨,是一个布朗族寨子
上图:大曼吕村寨
下图:穿寨而过
那卡茶寨
进入那卡,村旁设有蓝色警示牌,诉说着:
上图:警示牌
下图:进寨喽
那卡茶寨
上图:天空飘雨,收茶少年
下图:寨子另一头的堵卡点
夜深了,困了....累了
出道题玩玩吧
猜猜这位大妈背篓里装的啥?
那卡茶寨
吃过午饭,约好上茶园逛逛,刚刚上山就开始下雨,只好返回寨中避雨,顺道观察下村寨状况。
上图:寨子位于山梁的半山腰处,四面环山,绿树掩映,竹木式建筑居多,茶树夹寨而植,竹林依村居。
下图:拉祜民居
那卡茶寨
拉祜民居(一)
那卡茶寨
拉祜民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