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南方茶趁机冒名顶替
较高的市场价格却使不少南方茶叶经营者看到了“肥肉”,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79年开始,就有福建、浙江、安徽、广西、贵州等地用日照绿茶的炒制技术加工茶叶,然后运回北方以假乱真。这些南方茶的成本每斤不足10元,运到北方贴上“日照绿茶”的标签之后身价倍增,卖到几十甚至几百元。
据市茶业商会秘书长高建华介绍,相同品性的茶叶,日照绿茶比南方茶叶价格要高出许多。去年年底,市农委农工办牵头,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日照、济南、淄博等地的日照绿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了不少假冒日照绿茶的情况,据估计去年就有1800余吨南方绿茶进入日照市茶叶市场,而其在全国的年销量至少在10000吨以上。
问题价格虽高利润却不高
露天春茶开采的时候,记者随茶叶企业采访了解到,其定价方法比较简单,大多采用“成本加成法”,即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百分之几的利润。露天鲜叶开采时每斤170元,按5斤炒一斤,就是850元,再加上人工成本、管理和运输成本等,再加上百分之十左右的利润,最后定价1200元,一斤茶叶利润并不高。
高建华坦言,跟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的普洱茶等比起来,日照绿茶的利润率是比较低的。在南方动辄几千上万元一斤的茶,在日照是凤毛麟角,真正高端的茶品牌还是比较少的。
建议拉长产业链掌控市场
“我在南方茶区考察时了解到,有一个村竟然有300多人在外地做茶叶生意,直接在济南、潍坊等地设在门店,既种茶,又产茶,还卖茶,茶业的产业链拉得比较长。”高建华说,南方茶产区种植面积比较大,种十几亩几十亩茶园的农户很常见,从整体来看,南方茶农的收入要比日照高出不少。
记者从市果茶站了解到,日照绿茶的销售以产地销售为主,真正走出去的茶企只是碧波、雪青、北极春等几个较大的企业。他们在济南等地设有专卖店,而小一些的企业只能在当地寻找代理商,或者干脆进入批发市场。
记者在跟一些中小茶厂负责人接触时了解到,其销售模式主要是“接订单-收叶炒茶-发货”,卖茶主要通过电话联系。在潍坊茶叶批发市场,几百家经营商户当中,清一色地来自南方,几乎看不到日照人。日照绿茶在济南、潍坊、淄博等地的茶叶市场,虽然占的份额并不小,却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
省茶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 、秘书长侯国云说,济南茶叶市场上绿茶的份额占到30%,其中打着“日照绿茶”旗号的超过一半,但市场较为散乱,南方茶冒充日照绿茶的行为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