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IT原生态调查之:茶乡网上生意经
发布时间 2012-01-04 浏览 7312 次
)的茶商计划在一年内通过网上销售推广自己的茶叶,28.2%(即273家)茶商未计划在网上销售茶叶产品。

  外向谋生 居民认识差异化

  不过,在这个地域广阔、山峰林立的山区,类似于长坑乡珍田村这样规模性开网店的现象,其实也并不多见。在每一个乡镇,都有2~3家网吧,网吧的规模普遍在10~20台电脑,桌面几乎都是网络视频、网络聊天或者网络游戏的天下。

  记者有幸赶上了一场农村的婚礼,参加婚礼的孩子们对记者手里的相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这是他们并不常见的“玩具”。在婚礼上,记者问起当地百姓对2月1日开始的“家电下乡”政策的认识,回答多是“不很了解”。当记者向他们详加解释了该政策后,大多数村民的反映是: “看看再说。”记者留意到,当地农村使用的手机,大多是山寨机,或者是黑白屏、单色屏时代的手机。

  车行一路,还能频繁地看见不同省份牌照的轿车驶过。外向型的茶叶经济和山区偏狭的耕地,也令诸多的当地人走出去,或经商,或打工以谋生。安溪人从小耳闻目睹的情景,就是祖辈父辈外出经商。安溪人特别懂得经商,勤奋、肯吃苦、爱冒险、适应能力强、喜欢闯江湖,不读书也一样做生意。

  在当地各个乡村里,修建一幢新楼,象征着这个家庭“衣锦还乡”。“这些楼房少则三四层,多则五六层高,造价少则三四十万,多则七八十万。这已经是当地的一个习俗,在外做生意赚了钱,就回乡修楼‘摆阔’。”当地居民称。

  “大地方”的见闻,也带来了当地对IT产品认识的差异。外出谋生的居民的新楼里,配合着新楼的富贵气,大屏幕的电脑被摆放在大厅电视边上,有些出外打工的人甚至带回来了惠普的康柏电脑。“但是过年回家的人一走,电脑也就没用了,家里多是老人,不会用。”一位当地居民说。记者问起对电脑产品品牌的认识,长居当地的村民的回答多是方正、联想,抑或神舟等品牌,这缘于他们以前“上县城”时的所见所闻,当地的县城并没有特大规模的电子卖场,多是十来平方米的小店,经营的多为本土品牌。

  而即便是外出谋生的人,也并没有充分应用互联网。一位外出经商的男士在得知记者是通过网络订购机票的时候,对记者坦承,他总是通过航空旅行社订票,每次要交纳50元~100元不等的手续费。(文/黄智军)

关键词:网上生意调查生态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