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白茶之贡眉的历史文化
下一主题:解密白茶的身世之谜
重视培训工作。茶农素质关系茶叶质量。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每年投入近百万元,分期分批请专家到每个乡镇对茶农进行无公害栽培知识培训,目前已有6000多茶农接受系统培训这些人再把所学传授给周边农户。
推进技术进步。在每个乡镇设立茶叶生产指导站,站里配1-2名茶叶技术员,加强科学管理茶圆和安全施肥的指导。
提供优良环境。在所有农资供应点张贴严禁上市的化肥、农药黑名单,并加强工商检查,依法对出售高残农药的经营网点进行打击。
发挥龙头作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充分发挥全市21家省市级茶业龙头企业、4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的作用,鼓励他们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已建立无机茶叶基地2.8万亩。
严把茶青质量。茶青采摘前一周进行监测,市里拨专款设立质监站,每个茶圆随机抽样检查并公布结果,农残标准不合格的不得采摘。
提倡绿色消费。通过积极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福鼎白茶质量。几年来,福鼎白茶的茶青合格率达到97%以上,福鼎因此被评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从1998年至今,全市抽检1万多批次茶叶样品,有98.5%批次符合欧盟标准。2005年11月,福鼎还获得“”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荣誉称号。2006年6月获“中国白茶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