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与茶共舞的茶人 记茶叶专业高级农艺师卢良根
发布时间 2012-02-25 浏览 37200 次
纪80年代出口德国的浙江名茶之一,从而彻底改变了松阳茶叶单一茶类品种的被动局面,为松阳茶产业发展亮起了希望的曙光。80年代,松阳名茶茶园面积不多,多数是普通茶园,而普通茶园的茶叶品质低,效益差,许多茶园承包业主陷入困境。如何扭转普通茶园劣势,使广大普通茶园业主摆脱困难成了卢良根苦苦思索探求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卢良根首先选择枫坪茶场作为突破口,深入茶场一线,稳定业主情绪,帮助指导改造茶园,试创“松阳玉峰”品牌。几易寒暑,卢良根扎根玉峰茶场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卢良根为主创制的“松阳玉峰”先后两届荣获“丽水名茶”和“浙江名茶”,并在此后连续三届获得“浙江名茶”称号,从而继“松阳银猴”之后,“松阳玉峰”成为松阳县的第二只“浙江名茶”品牌。在卢良根指导生产的玉峰茶场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广大普通茶园业主深受鼓舞,信心百倍,他们纷纷加入到改造茶园,生产制作名优茶的行列。卢良根引领改造茶园,生产名优茶的举动,对当时全县普通茶园改造生产名优茶,提高普通茶园生产效益,促进茶产业发展壮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上世纪90年代,卢良根又积极致力于推广大田种茶。由于大田种茶具有“一年种,两年收,三年、四年出高效”的巨大效益深受到广大茶农的认同,因此大田茶园面积在短期内迅猛扩大,进而奠定了茶产业成为松阳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现今,在卢良根等广大茶人的积极推动下,全县已建立名优茶基地7万余亩,实现产值近2亿元;“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松阳玉峰”荣获“中国文化名茶”,“松阳山兰”成为“国际金奖名茶”。

  在名优茶研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卢良根立足长远,又把目光瞄准了茶树良种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关于建立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的建议,引起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县农业开发重点项目。卢良根的干劲更足了,他带领技术人员不辞辛劳地从外地引进10多个茶树良种在本县推广,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浙西南良种茶繁育基地。为了加快良种苗繁育进度,他在繁育中创新地推广以苗育苗、夏插、遮阳网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技术,取得了巨大成效。在他的推动下,如今松阳已成为全省重点的良种茶繁育基地,每年繁育茶树苗木一亿株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0%,良种覆盖率居全省首位。

  为了打造“松阳银猴”茶叶品牌,卢良根在全县积极推选精品名茶参加各类茶叶博览会,同时,他主动建言出力,协助全县茶叶品牌的整合工作。经过反复调研,以使用多年的地方品牌“松阳银猴”商标为重点进行品牌重组,并主持制定了《松阳银猴茶地方标准》,对该品牌进行重新包装,使其成为全县茶叶公共知名品牌,提升了松阳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他先后主持实施《茶叶五优化技术研究》等10多个茶叶课题的研究与推广,撰写了《松阳县茶叶区划》、《松阳县茶叶发展规划》、《松阳玉峰工艺技术探讨》等茶叶发展规划和技术研究文章,为松阳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资料。

  想茶农所想,解茶农之急,为茶农服务,是卢良根的一贯风格。他家的电话一直是茶农的热线电话,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茶农打来电话,他都会热心地为他们讲解。茶农不懂名优茶的种植、采摘和管理,他就主动上门手把手地教会为止。上安村刘晓高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忙到头也没有多少收益,在卢良根的启发帮助下开始种茶和办茶叶加工厂。前些年名茶炒制以手工为主,经常是白天采茶,晚上加工茶叶。那段时间,为了让刘晓高掌握名优茶加工技术,他经常深夜还站在刘晓高的灶台前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为止。在卢良根的帮助下,刘晓高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和加工能手。类似这样无私帮助茶农走上致富路的例子在卢良根身上不胜枚举。近一二十年来,他累计参与了200多次茶叶技术培训辅导,培训茶农15000多人次。

  在松阳茶产业发展这个大舞台中,卢良根作为一名茶人,3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他所热爱的茶业,他甚至拒绝组织提任他的好事。他尽其所能把“茶舞台”打扮得更加亮丽,更加迷人,不断推进松阳茶产业更上一层楼。他先后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丽水地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等多项称号,2005年当选为丽水市人民代表,今年七一前夕又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他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引领松阳8万农民科学种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关键词:高级专业茶叶卢良根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