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做茶叶品牌拓国内市场
发布时间 2012-02-28 浏览 7377 次
的品牌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中国茶叶的反思——“立顿的茶叶利润率超过40%。比如,国内卖给立顿的茶叶是六元一斤,立顿对外卖的是一袋5克茶5毛左右,那个利润空间大得要命。”袁诚表示,中国茶叶企业做大宗货物出口的平均净利润仅为5%-15%,这种利润水平让企业根本无钱投入研发,永远处于价值链低端。

先做强再做大

  对于“中国的茶叶应该先做强再做大,先培养品牌意识,继而催生品牌效应”的业界说法,袁诚表示很认同。“茶叶产业是传统工艺,每家每户都可以做茶叶。企业必须要差异化发展,增加实力。”

  而这背后也凸显着中国茶叶现状的尴尬:我国茶园的面积以每年50%的速度在递减,另外也缺乏劳动力。袁诚表示,2008年金融风暴时是缺钱不缺人,现在是缺钱又缺人,长三角劳动力很紧张,尤其是“现在做大宗的通货,没有资源,你必须做自主创新,增加附加值”。

  要做强茶叶,也需要政府“给力”,袁诚表示:“印度、斯里兰卡已经试种红茶成功了,但是他们劳动力成本低,以后说不定超过中国,娃哈哈的一款红茶是从斯里兰卡进口的。安徽出台政策推动土地流转,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把传统的一家一户的茶园收回来。有人说政府不扶持茶叶行业的话,5年内中国的茶叶要从国外进口。”

  “现在政府投入很多,但是落实到茶叶、茶农的很少,茶叶行业是高度分散的,因此要花很大的精力、长期规划。”袁诚称。事实上,去年安徽省政府已公布了振兴茶产业规划——解决茶叶的问题,要品牌创新以及解决资源问题。

新闻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学锋 胡刚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