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 做大产业
近年来,安化黑茶保健功能和收藏价值逐步被人们认同,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之饮”。安化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把黑茶产业纳入“3+2”发展战略,实施“文化引路、科技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将其打造成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
为此,安化县出台《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及实施细则,举全县之力扶持黑茶产业发展。该县大力发展优质生态茶园基地,严格执行安化黑茶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建立和完善茶叶市场管理体系,加强茶叶质量检验、质量跟踪与监测监督,保障产品的品质水平和市场信誉;整合黑茶加工资源,推行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全面提高工艺水平和茶叶质量,开发出科技含量高、优质安全且符合现代消费潮流的新产品;依托龙头企业,重点丰富发展“千两茶”、“三砖茶”、“三尖茶”三大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品牌建设加快推进。 “安化黑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世博十大名茶、湖南十大茶品牌。今年4月在浙江召开的2011年中国茶叶大会和首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县市长高峰论坛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报告中,“安化黑茶”品牌价值达8.27亿元,被评为中国最具带动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现正在向有关部门申报将安化黑茶系列标准由省级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安化黑茶”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制定系列标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品牌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与之相呼应,在各类高规格的茶业节会上,“安化黑茶”品牌产品一路摘金夺银——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得4个金奖;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喜获3金1银;在2009年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活动中,再次获得2个特别金奖、7个金奖和3个银奖;在最近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湖南6个茶叶品牌夺得金奖,其中4个为“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黑茶品牌……
如今,安化黑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市场份额有序扩张,成为湘茶方阵中的一支劲旅,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稳定西北边销市场的基础上,安化黑茶大力开拓内销市场,已成功进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长沙等大中型城市,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久扬茶业、怡清源茶业、高家山茶厂、国津茶业、晋丰厚茶业等企业的营销网络已延伸全国各地,茶产品还远销蒙古、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
厚积薄发 再创辉煌
作为绿色崛起的一出重头戏,安化黑茶产业已渐成气候。目前,全县共有茶叶规模企业16家,中小型企业 45家,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2010年,全县茶叶产量2.3万吨、综合产值17.6亿元,茶产业成为年产值上10亿元的三个产业之一。预计今年茶叶产量可达2.8万吨、综合产值将突破20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2.2%、12.7%。
“十二五”期间,安化县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文化引路、科技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的方针,以做强茶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依托“安化黑茶”这张历史名片、人文地标,安化县全面推进黑茶生产加工标准化、经营模式产业化、市场营销品牌化、文化传播地域化和茶旅经济一体化,力争通过5年努力,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并逐步把茶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把安化打造成中国黑茶之都。
为实现这一目标,安化县将加快建设一批集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标准化茶园基地,改造提升一批低产低效茶园基地,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左右。重点扶持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国津、怡清源、高马二溪等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效应。深入挖掘和丰富黑茶文化,加快安化黑茶湖南工程研究中心、黄沙坪古茶市和中国黑茶博物馆建设,争取将“三砖”、“三尖”制作技艺申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提高茶文化内涵,不断扩大“安化黑茶”品牌影响力。实施标准化管理,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稳定提高茶产品质量,并健全营销网络体系,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安化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安化黑茶,历久弥香。
安化黑茶,风头正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