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上的摊点,茶市还有很多店面,销售以大佛龙井为主打的茶叶。西北角一家徐姓茶商开了家不大的店面,简陋的墙上,写着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句,他说,他的茶很好喝,都是从天姥山上采摘炒制而成。
又逛荡一圈,遇到一个勇敢的男子,他问:你是记者吧?我点头后,问他怎么去沃州湖茶场,那人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有车,可以带我去,晚上也可以去。晚上?听他这么说,我心里一惊,赶紧溜之乎也。
沃州湖茶场:此曲只应天上有
早听说沃州湖山水极佳,文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诸多珠玑诗句。相传以王羲之为代表的18名士,曾在沃州山水间,畅品归隐之趣;而《全唐诗》里的几十首关乎沃州的诗作,更是给此地平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好不容易捱到次日,终于见到沃州湖真面。当青山绿水“呼啦”一下闯入视野,心头泛起喜悦。
沃州湖门票为60元,乘快艇至茶场,需5人同船,每人40元。沃州湖茶场有个现代化的炒茶车间,一排十几口炒茶锅闪着青光,与印象中绣花一样繁复的手工炒茶工艺相去甚远。据说,茶要姑娘采,炒也要姑娘炒,那样,茶才会好喝而有灵性。摒弃手工炒茶工艺的现代化车间,制出的茶叶虽外形没什么区别,但在口感上,与姑娘妙手偶得的茶,会有不一样的味道吧。
还是去茶园看一看好了。四周的山上,到处是猫着腰采茶的人。采茶队伍老、中、青三结合,姑娘、男子都有,采茶工人每天可挣30多元钱,就这样,还有可能留不住他们,新茶陆续长成,他们到哪里都可以挣“工分”。
准备离开茶场的时候,看到一大队采茶女浩浩荡荡跑下山来,有的斗笠和背篓还在身上,有的则拿在手中。跑这么快,是想赶紧称一称采摘的分量。没人说话,似乎都在紧张等待宣布劳动成果的那一刻。
是阴天,山色空蒙。湖心的大月角遥遥在望。快艇飞速前行,眨眼间人已置身岛上。岛上有个长长的亭子,一溜桌椅摆开,桌上飘香的绿茶格外诱人。远山近水,似在画中,李白梦游的天姥山云遮雾罩。在这么一个未经开发的岛上喝喝茶,听一听湖水的轻响,无端生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