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价值的积淀,开放的科技视野,纵横的行业高度,白沙溪人以精耕不懈的时代修为,创立了杰出的绿色健康食品——白沙溪牌黑茶。”在权威专家的评价和褒奖中,刘新安激动地走上领奖台。
获奖归来,刘新安对媒体朋友们说,绿色是生命力的象征。作为企业,对社会最好的回报,莫过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产品。白沙溪黑茶将牢守绿色底线,不惜成本,精工制茶,以增进消费者健康、增强民族体魄为己任,恪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
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稳“边销”
作为安化黑茶的龙头企业,白沙溪茶厂是一个有70多年历史的老厂。讲起厂里的历史,刘新安兴致勃发。
早在1956年,白沙溪就是全国五个优秀茶厂之一,该厂产生过全国劳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待,周总理曾经向白沙溪的老厂长敬过一杯酒。
在边疆,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长期饮白沙溪黑茶,称赞这是生命之茶。这几年,刘新安每年都要到新疆、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送茶,在牧民的帐篷中,在草场的篝火边,他与少数民族兄弟,把茶话情谊,起舞尽欢娱。
“不管市场如何起落,确保边销茶是首要的政治任务。”刘新安在每年的工作部署中,都突出强调这一条。自“八五”开始,白沙溪茶厂被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16个边销茶定点生产厂家之一。此后,白沙溪茶厂每年担负5万担的边销茶储备任务。2007年改制后,白沙溪茶厂依然承担着这一政治任务,每年按国家标准生产、储备5万担边销茶,分别销往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等边疆少数民族区域,确保好茶稳销边疆。
改制以来,公司精工制好茶。刘新安多次说:“白沙溪茶厂的首要职责,不仅要让少数民族兄弟有茶喝、喝得起茶,而且喝的茶质量要更好,档次要提升。”这几年,他不仅自己年年去边疆,还要求公司领导轮流到边疆调研考察,与少数民族兄弟“把手话家常”,从原料、加工工艺等方面,把边销茶的产品质量提升了一至两个档次。
作为黑砖、花砖、茯砖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在去年全国《紧压茶》系列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上,刘新安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对《紧压茶》标准修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坚持提高国家标准的产品质量指标,促成了与会代表对紧压茶(边销茶)9项标准中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修订,各项指标明显得到提升。
“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中国首先要讲政治。作为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保障边销茶稳定充足,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刘新安说,黑茶事业之所以伟大,因为黑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谊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