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事试验场第一任场长冯绍裘,在安化研究红茶24年。在种茶,制茶,茶叶机械,人才培养上贡献巨大。后请到云南,创立滇红。
安化黑茶独一无二的品质
益阳安化黑茶品类多样,工艺独到,代表了黑茶的最高水平。金花菌为益阳茯砖茶所独生。
千两茶,黑砖,花砖,茯砖,天尖,贡尖,生尖,益阳黑茶这七大品类,风味各异,口感明显不同于云南,四川,广西的黑茶。千两茶原本是刘姓人家传子不传女的祖传绝密工艺。益阳茯砖茶的金花发花(冠突散囊菌)技术,被定为国家二级机密。
在日本呆了18年的著名微生物学家王志伟,近年回到中国,目的就是研究益阳茯砖茶里金花菌——冠突散囊菌的生成原理和保健功能。这个地球上只有茯砖茶才有的微生物菌,已引起茶叶专家,微生物专家,医学家的高度重视。记者采访王志伟时,他很振奋的说:
茯砖茶里的金花里,肯定会出一个诺贝尔奖!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选定金花菌课题后,进展迅速,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关注。
有人说,千两茶、茯砖茶,将成为益阳农产品征服世界的一个洲际导弹!
益阳的茶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文故事。
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留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茶诗《咏安化茶》。
1952年,苏联科学院院士、茶叶专家贝可夫,率茶叶专家组到安化考察茶叶。
1985年,日本茶叶会长松下智,率队到安化看茶,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制茶的故乡》。
1956年,安化白沙溪茶厂工人李华洪上北京,成为全国劳动模范。1985年。酉州茶厂谌小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安化银币茶创立者夏求喜,也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以安化茶叶为题材的电视,电影有《乡里妹子》,《烘房飘香》。
上世纪50年代,安化松针——成为中国十大名茶,安化茶场向毛主席献茶,毛主席品安化松针后,叫秘书给安化写信,鼓励安化茶人出更多好茶。
上世纪,两次全国茶叶工作现场会,都在桃江召开。当时茶园面积排位,安化、桃江为全国之首。1992年,温家宝到桃江时,在浮邱山乡专程视察了近仑茶园。
央视《鉴宝》栏目惊现安化古董黑茶,至今已到200万元市价。
2004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一篓53年前的安化天尖茶,被专家评估,定下48万元天价。现在,这篓茶的拥有者,一位陕西商人,180万元,也没出让这篓茶古董。
益阳安化黑茶过去全是边销,一直不被本地区人看重,只有陈年茶才作为肠胃炎的特效药,没有大量保陈的习惯。故陈年黑茶极少。十年以上的陈茶极少,加上目前的生产规模不及普洱茶的百分之一,好品质的安化黑茶,保健功能,口味,特别受日本,韩国消费者推崇,故新茶老茶,价格均特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