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茶楼茶馆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1-06-18 浏览 19575 次
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自唐开元以后,在许多城市面上已有煎茶卖茶的店铺,只要投钱即可自取随饮。

  宋代,以志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已很普遍。反映宋代农民起义的古典名著《水浒传》里,就有王婆开茶坊的记述。作为南宋京城的杭州,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巷陌街坊,自有提茶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凶吉一事,点水邻里茶水。”专营的茶馆已经遍布全市。在闹市区清河坊一带,就有“清乐”、“八仙”等多家大茶坊,其室内陈设讲究,挂名人书画,插四时鲜花,奏鼓乐典调。在街头苍尾,还有提茶卖茶的。

  明代,据张岱《陶阉梦忆》记载:“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移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专利号”。表明当时茶馆已有进一步发展,讲究经营买卖。对用茶、择水、选器、沏泡、火候等都有一定要求,以招徕茶客。与此同时,京城北京卖大碗茶业兴起,并将此列入三百六十行中的正式行业。

  清代,满族八旗子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坐茶馆便成了他们消遣时间的重要形式,因而促使茶馆业更中兴旺,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小城镇,茶馆遍布。特虽是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由于“太平父老清闲惯,多在酒楼茶社中”,使得茶馆成了上至达官贵人,下及贩夫走卒的重要生活场所。

  现代,在我国,东南西北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无论是大道沿线还是偏远乡村,几乎都有大小不等的茶馆或茶摊。

  二、风格各异的茶馆

  (一)四川茶馆

  川民一直保留了喜欢好茶的习惯。茶事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川茶馆。有谚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着茶馆多”。而四川茶馆又以成都最有名,所以又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的说法。成都的茶馆有大有小,大的多达几百个座位,小的也有三五张桌面。四川茶馆社会功能突出。

  1.住处交流功能

  四川,山水秀丽,物产丰富,但四周环山,中间是一块盆地,对于这各天然封闭状态,古人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叹;川民想了解全国形势在不易,这样,近代四川茶馆首先突出了“传播信息”的作用。川人进茶馆,不仅为饮茶,而首先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己的新闻告诉别人,又以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新闻与信息。川茶馆的第一功能是“摆龙门阵”,一个大茶馆便是个小社会。

  2.民间会社联谊功能

  四川茶馆又是旧社会“袍哥们”谈公事的地方,“舵把子”关照过的朋友,每个茶馆都会关照。一架滑竿抬来客人,只要在当门口桌上一坐,茶馆老板便认为是“袍哥大爷”,上前问声好,恭恭敬敬献上茶来。茶罢,还不收钱,说:“某大爷打了招呼,你哥子也是茶抬上的朋友,哪能里收钱的道理?”可见,四川茶馆的又一功能,是“民间会社联谊站。”

  3.“断案”功能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