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叶支书”:王永康
下一主题:猴魁新茶王 敢为天下
在他离开杭州前两天,我从南京开会赶回杭州,陪他在灵隐寺根源大和尚的禅堂里喝茶。根源是位儒僧,能写字,又通晓艺文,对朝闻很是钦敬。他让小和尚端上来的茶,茶叶颜色略显黄褐。根源说:“有好茶叶还要懂藏茶叶的方法。可能疏忽了,封盖欠严,变颜色了。”朝闻喝了一口,对夫人简平说:“味道不错,打满分。”根源自是欢喜。在归途车上,我问他何以觉得根源这杯茶可打满分?他笑道:“实际上可打八十分,我打高了。你想,和尚吃八方,我们去白吃他的茶,怎么好意思说不好?不过茶叶味道还是没变的,水也不错,最多可打九十分。”“那么怎样可打一百分呢?”我问。
朝闻一本正经地说:“一杯好茶,要三个条件:好茶叶、好水和好的烹茶技术。三者俱全,才出好茶。古人写了茶经,讲了许多理论,其实也不必绕那么多弯子。好茶叶易得,好水稍难些,但也不太难。难的是水煮沸,要及时冲。煮过了头,茶叶冲不好;煮得不够,冲不出味。还有,冲在什么杯子里,也有讲究。洞庭东山的道士沏在陶碗里,最不会走味;天台的和尚用瓦壶冲茶,也不会走味。水要是泉水和天落水。这些都有讲究。这次到过的地方,三个条件都有不同的欠缺地方。就好像演员在台上唱戏,光有基本功和天赋条件还不够,不能运用表演技巧,还是不行!”
“依您之见,这次没能喝到真正的好茶?”他摇头说:“好像还没有。”可是简平同志对我说:“别听他的。他是纸上谈兵,实际l卜他什么茶都说好喝。”朝闻笑道:“写文章,谈体验的,大半都是纸上谈兵嘛!”
关键词:王朝 茶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