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华南茶区
广西昭平今年春茶一芽一叶收购价格约为30-60元/公斤之间,较上年同期增加10%左右。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增加,茶园管护和采摘人工劳务费不断增加,因此春茶茶青收购价格也随之提高。春茶毛茶平均销售价格在240元/公斤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10%左右。目前单芽鲜叶收购价格为120元/公斤,较上年的90元/公斤增长了25%左右;干茶价格480-600元/公斤之间,比上年的400元/公斤增长了17-33%。当前,灵山鲜叶价格100元/公斤,一芽一叶收购价格约为30元/公斤,成品茶价格1000-1600元/公斤。
目前,福建宁德地区前期元宵茶、本地菜茶茶青价格为60元/公斤,与去年持平。
4.3 西南茶区
3月2日,四川宜宾早茶开始批量上市,鲜叶价格为 110-120元/公斤。较早时,纳溪地区鲜叶价格为140-160/公斤,成品茶最高价格达到1600元/公斤。2月29日,四川雅安鲜叶交易(单芽)价格100-110元/公斤,当天市场交易量约18000公斤。3月5日,根据名山县茶业局在黑竹、百丈、新店、红星、双河等五个茶叶鲜叶交易市场设立茶叶信息网点所收集到的信息:鲜叶交易(单芽)价格110-116元/公斤。3月中旬,蒲江进入茶叶开采季,鲜叶价格140元/公斤,比历史同期上涨20-30%。截止目前,从全省角度看,由于减产量较大,春茶价仍维持在15%的涨幅。
在重庆观农贸批发市场,极少量上市的春茶鲜叶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价格达到1400-160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左右。
2012年云南春茶价格形势依然看涨,就3月初小批量上市的春茶来看,台茶市场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15%,古茶原料甚至上涨了30-50%不等。2012年3月18日,云南早春古树原料大致价格为老班章2000元/公斤、新班章1200元/公斤、贺开400元/公斤、帮盆500元/公斤、易武高山600元/公斤、麻黑800元/公斤、落水洞700元/公斤、刮风寨1200元/公斤、邦崴300元/公斤。气候因素及供求矛盾是造成今年云南春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降低经营成本,不少外地客商开始绕开本地茶厂,而主动与产地茶农联系。商家为争抢毛茶原料,因而原料(毛茶)价格从茶农处就已被人为抬高;再者商家购进毛茶进行加工时,加工等环节产生的费用不断高企,使成品茶的上市价持续攀高。
5. 采工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力输出,物价上涨,政府基础建设项目过多等方面原因,导致茶叶产区劳动力特别是茶叶采摘人员越来越少,采摘成本逐年增大,茶叶生产成本逐步提高。
5.1 江北茶区
由于江北茶区尚未进入采摘期,目前具体佣工价格仍是未知数。但据调查,目前河南信阳采茶工工资已报价至120元/天。相邻地区佣工报价必应有所比照。
5.2 江南茶区
2010年,浙江省因采摘劳动力短缺造成失采的比重达15%,2011年该省春茶需采茶工180万人,实际到位132万人,缺口达27%,采工人均工资150元/天。2011年,湖北恩施州采摘工工资为80元/天/人,宜昌为100元/天/人,襄樊地区为120元/天/人,随州为80元/天/人。
截至目前,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采工成本较上一年出现10%的涨幅。
5.3 华南茶区
广西昭平县春茶茶青一般按一芽一叶标准进行采摘,前期采茶人工费约为20元/公斤,后期在14-16元/公斤之间。广西三江县春茶鲜叶一般按单芽进行采摘,前期采茶人工费约为60元?公斤,后期在30-40元?公斤之间。总体来看,采茶人工费和去年同期大体相同。
福建宁德用工紧缺,采工和制茶工比较紧缺,随着工资上涨,制茶工工资为15元/小时,比去年涨40-50%左右。
5.4 西南茶区
采茶工紧张是四川重点茶区的普遍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用工潮”,政府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以及公告栏张贴用工信息等各种手段,发布采摘用工信息,包括用工人数、住宿条件等情况,等方式,面向社会招聘采茶工。今年采茶工工资水平与上年相近,目前已开始进入用工高峰。
目前,今年云南春茶上市不久,产量不多,茶区基本上还未请工人采摘。参考有关单位提供的数据,勐海茶区去年采茶工薪酬标准采用包干制,每天为80-100元/天不等。
二、后期预测
1. 天气
1.1 降水趋势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3月下旬,南方地区为过程性降雨天气;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及四川、贵州、广西西部等地降水量有20-35毫米,部分地区有40-80毫米,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部分地区偏多2-5成;南方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陕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水量有10-20毫米,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
1.2 气温趋势
3月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大部地区冷暖多变;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南东北部等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西北、青藏高原西部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2℃,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1.3 重点关注
3月下旬,南方地区为过程性降水天气,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21-23日和28-30日。3月23日,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地区气温显著下降;23-24日,日平均气温在7-12℃之间。3月21-22日和28-29日,黄淮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山西南部及黄淮累积降水量有5-20毫米,华北大部降水量1-7毫米。
2. 生产
2.1 江北茶区(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
陕西汉中、安康、商洛预计从3月26日开始起陆续开园,较往年同期延迟10天左右。在冬冷春旱的情况下,春茶产量可能减产3-5%。
河南信阳地区将于3月29日左右开园,比2011年4月12日的开园时间有所提前。产量预计增长20%。
2.2 江南茶区
浙江省2012年前期名优茶有小幅减产, 如果随后的春茶采摘期间不发生“倒春寒”,茶叶产量将保持稳定。预计,2012年春茶产量在7.2-7.5万吨之间,农业产值近10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略有增加。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多元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江苏碧螺春也将于3月底开采,创下近年来最晚开园记录。
湖南全省2012年整体春茶产量估计达5万吨,与去年齐平,产值会达83亿元,增长在10%左右。其中全省名优春茶产量3万吨,同比减产5%,产值近80亿元,增长5%;大众普通春茶产量2万吨,同比增长5%,产值3亿元,增长10%左右。
3月下旬,江西全省春茶自南向北开始大规模开采,春茶产量稳定。但从18日晚开始,低温雨水又杀回马枪,如果不持续出现“倒春寒”天气,不会造成春茶减产。
3月底,湖北全省将进入春茶开园季节,前期名优茶会有一定的减产。今年全省茶叶面积330万亩,投产茶园可达250万亩,其中恩施投产茶园79.8万亩,比2011年增加2.9%,春茶产量可达2.4万吨(2011年为2万吨);宜昌地区投产茶园65万亩,比2011增加2.1%,估计今年春茶能达到2万吨(2011年为1.7万吨),其它地区可采茶叶面积也都有小幅度提高,春茶产量都会有10%以上幅度的提高,估计2012年全省春茶产量能达到6万吨(2011年为5.3万吨),产值可达40亿(2011年为37.1亿)。
2.3 华南茶区
福建闽东等地将于3月底开采,产量稳中有增,预计春茶增产5%左右。预计四月初,安溪地区将有少量新茶上市,铁观音正在萌芽,预计五月上旬上市。武夷山地区如保持天气晴好,4月20日后春茶可以开始采摘,受市场饱和影响了,产量将会持平。
广西昭平县预计春茶干总产量超过2000吨,总产值超过2.4亿元以上,比去年增长15%左右。三江县春茶产量总体比去年增长5%左右。广西桂林市、百色市受到持续寒冷阴雨天气影响,预计明前茶产量可能有所减产。
2.4 西南茶区
由于新增投产茶园,和幼龄茶园产量增加,今年四川茶叶总产量仍会有一定增长。春茶开采后,只要不出现极端天气影响,春茶产量会稳中有升。
云南勐海、西双版纳、临沧、凤庆等地古树茶和台地茶纷纷开始大面积开采,产量稳定。由于2012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所以春茶产量和往年预估能基本持平,普洱茶市场相对平稳。
预计贵州各重点产茶县份春茶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从开采面积上看,预计比去年增加30%的面积。预计2012年贵州春茶的总产量比2011年增加25%。
3. 质量
3.1 江北茶区
陕西茶区中后期降雨增多,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质量稳定;信阳茶区气候适宜,预计产品质量会好于往年;山东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茶区春茶品质预计也较去年有所提升。
3.2 江南茶区
浙江、湖南、江西、湖北、江苏茶叶质量稳定,大部分地区茶叶品质好于去年。
3.3 华南茶区
福建宁德地区春茶品质保持稳定,武夷山地区如果后期继续下雨,则将影响茶叶品质,最显著的特征将是香气不够高扬。而广东、广西春茶品质从目前情况看将保持稳定。
3.4 西南茶区
从目前情况分析,贵州、云南春茶品质较好。其中,贵州春茶由于受低温的影响,春芽的孕育周期增长,催生更多有机物质,2012春茶品质比往年更好;云南春茶因气温及降水配合,品质明显好于去年。而四川春茶品质下降已成定局。
4. 价格
4.1 江北茶区
2011年陕西单芽茶均价1800元/公斤,普通名茶均价600元/公斤,大宗绿茶均价100-140元/公斤。综合预测,2012年陕西茶叶价格可能有小幅度的上扬,初步预计上涨幅度在8-10%。
因成本增加,河南信阳新茶价格高于往年。近期信阳地区回温较快,高品质新茶采摘期较短,数量有限,价格也会高于往年20%。待高品质新茶产销期过后,价格应趋于正常。
4.2 江南茶区(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
受低温天气影响,浙江前期高档名优春茶价格会明显上升,估计涨幅在20%以上,随后增幅将逐步回落,但受成本提升的影响,主题涨幅估计仍在10%以上。
由于季节推迟和减产,形成消费期待,导致市场需求旺盛,湖南头批春茶价格估计同比上涨40%以上,虽然过后趋于回落,但名优春茶价格预计上涨幅度仍会在20%左右;与此同时,由于这几年黑茶兴起,产销旺盛,年底生产企业原料基本空库,大宗普通春茶出来也将呈现毛茶俏销局面,但因近年湖南全省新茶园发展较快,投产茶园面积增加,预计全省整个春茶产量与去年齐平,春茶后期普通茶价格涨幅不会超过10%。
由于江西春茶上市推迟,需求量增大,消费者渴望抢鲜为买到明前茶一饮为快,估计价格上涨10-15%。
湖北由于今年春茶质量提高,加上各地区龙头企业及省内重点茶叶品牌拉动作用越来越大,估计今年早春名优茶价会稳中有升,非主产区名优茶价会有大幅度提高。宜昌、恩施两地主导品牌茶价格将在2011年800元/公斤和600元/公斤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到850元/公斤和680元/公斤。
4.3 华南茶区(广东、广西、福建)
福建地区由于人工、生产资料等成本的提高,预计宁德地区春茶价格将比去年上涨10%左右。武夷山地区茶叶因受市场饱和因素影响,预计价格将保持平稳。
由于广西昭平、三江县春茶开采时间早,而且茶叶质量好,价格适中,外地茶叶收购商守着茶园和茶厂收购鲜叶和干茶,产品供不应求,预计春茶后市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但价格可能有所回落。
4.4 西南茶区
四川各地前期春茶价格涨幅在10%-20%左右,后期随着茶叶的大量上市,预计价格将会回落,但由于产量减少,预计今年较去年同期仍有10-15%左右的涨幅。
受四川春茶提前上市的影响,2012年贵州春茶价格前期的涨幅不大。但随着全省茶叶内需的不断增长,预计今年贵州春茶价格保持稳中有升。中后期春茶价格涨幅波段预计5%-10%之间。总体来看,2012年春茶整体价格与去年持平。
云南省内台地茶价格稳中有升,古树乔木茶涨幅不小。
5. 采工
5.1 江北茶区
预计陕西全年茶园用工情况与2011年一致,全省有3-5万采工的不足。由于物价的持续攀升和采茶工的季节性短缺,采茶工价可能在2011年名茶100元/天/人的基础上有10-15%的涨幅。
河南、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用工价格将维持在120-150元/天/人。
5.2 江南茶区
由于持续低温,开采时间推迟,早晚品种采摘高峰期相互叠加,开采期集中会造成采茶工更加紧张,2012年浙江地区采茶工工资将进一步提高,估计涨幅在10%以上。其主要原因: 一是茶园投产面积逐年增加,名优茶采摘面进一步扩大,每年新增开采名优茶园10万亩;二是季节性农业务工者向工业企业转移;三是其他产茶省茶园大面积投产,外地采茶工减少。
湖南进入春茶集中开采期后,由于升温促进茶树发芽生长势头快、茶园开采时间集中,加之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此预计省内各地普遍会出现采茶工短缺,工资预计一般在100-150元/天,上升幅度达20%以上。
2012年,湖北各茶叶产区人工成本较上一年预计会有10-20%增长幅度,即:恩施100元/天/人,宜昌为140元/天/人,襄樊地区为160元/天/人,随州为100元/天/人,咸宁黄岗等地80元/天/人。
2012年初春后,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江西一些重点产茶区反映采茶劳动力吃紧,佣工费用较去年将有较大的增长。
5.3 华南茶区
由于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福建、广东、广西地区虽有部分外省务工采摘茶叶,但是春茶人工供应情况仍然十分紧张,采茶工成本上涨已成定局。
5.4 西南茶区
随着云南、四川春茶的大面积采摘,采茶工供应趋紧,采工成本继续上涨。贵州由于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有所分散,全省春茶开采时间从3月中旬到4月份不等,减轻了采摘“洪峰”造成的压力。同时,返乡农民工的增加,预计将使今年采茶工短缺的现象有所缓解。
三、重点关注
1、采工紧缺。由于春茶生产以名优茶为主,鲜叶采摘不能采取机械化,必须依靠人工,因此春茶采工是全国各茶区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同时,由于今年各省春茶采摘期趋于一致,早中晚品种叠加,加之CPI的增长,用工紧张的情况势必非常严峻,并将成为春茶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2、地区串货。由于全国春茶生产仍存在地域时间差,部分春茶采摘较迟地区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和丰厚的利润,采取地区串货的形式,购买异地鲜叶运至本地进行加工,而后以本地茶叶名义出售,获取暴利。春茶后期,随着本地茶叶大规模上市,地区间串货现象将销声匿迹。
3、产能考验。由于2012年各地茶园开采普遍延迟,如后期升温迅速,则名优茶生产时间缩短,不少省份将面临名优茶减产问题,各企业如何扩大生产机械在名优茶生产中使用率,短期内实现生产能力最优化,在后期加快生产进度,保证春茶产量,将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
4、品种变化。春茶生产以绿茶为主。但是近年来市场对红茶的追捧,导致红茶价格持续走高,趋利性使各地恢复、创制红茶的热潮不退,目前各地推出的红茶新品甚至已经弃用夏秋茶,而采用春茶为原料进行制作。
5、价格高企。2012年全国春茶价格继续高企,原因主要:一是市场炒作的需要,产品、市场需要高品质、高价位的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以引领行业及产品的发展;二是CIP等相关成本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生产资料与佣工成本的大幅提高,有力地拉动了价格的提升;三是“三公消费”与礼品馈赠的刚性需求,作为时效性强的日常消费品,春茶是农历春节至五一期间最为应时、文雅、有品位的高档礼品,弥补了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