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部队训练的方法套用到企业管理上。他说:“孙子兵法有这样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发挥我们的优势,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他请来当时国内最有名的专家进行评审,找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他同时还想出“多路作业”的施工方式,大大加快了建设进度。比如,正常情况外装修要用八个月左右,而按他的方式仅用三个月,还保证了工程质量。
此后的十多年里,远太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由单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成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目前拥有两个集团、两个党委,员工3000多人,2004年是福建省地税局惟一参加国家税务总局诚信纳税宣传月的企业。
圆梦乡情挚接手茶厂
作为一名安溪人,他不仅爱喝茶,更有经营茶产业的心愿。作为经济学博士,他知道茶
产业具有成为百亿产业的潜力,能为家乡人民带来巨大财富。
2006年8月份,他开始接手经营安溪茶厂,提出远太集团将以房地产、茶业为主,酒店、文化用品等行业兼顾的经营思路,一改早先以房地产为主的战略。
他的入主也给安溪茶厂带来新风。按照在部队的习惯,他接受茶厂之初就大力抓好卫生,清理垃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仅10天,从茶厂运出的垃圾就有500卡车。
两个月后,林文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人文奥运,茶香世界”评茶活动。他把这个活动看成经营茶产业后的第一次硬仗,精心应对。为了收集到最好的茶叶,茶厂的工作人员愣是连续两天没合眼。最终,他成为此次活动的最大赢家:获得2金1银1铜的殊荣。
从北京归来不久,他就以安溪茶厂为基础,组建安溪铁观音集团,欲做大产业链,运作出一个“中国的立顿”。
B 人物印象
永远的战士
去年7月份到远太采访之前,我一直用“儒商”一词来描述林文侨先生的特征。
这次三个半小时的采访时间、长达十多页的采访笔记,却告诉了我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他创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台商独资成片土地开发区,建了当年泉州地面上第一高楼,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年产超过1亿枝圆珠笔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生产企业,还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书法、绘画,乃至高尔夫球、网球等运动领域都有一定的成绩。
仅取其中一项都值得关注,何况多种荣誉集于一人。
国内知名油画家朝戈对“素描”有过这样的见解:一张素描能给人新鲜的印象、敏锐的分析,又有某种熟识感,这样的素描是真正进入了艺术创作。
如果要融文侨先生的50多年人生经历画张素描,我不懂画,但我想应该就是一个手执钢枪的战士,而构成素描的元素则是“坚韧”。
很少有人知道他经历过多少磨难,短短的创业故事无法描述其中的惊心动魄:幼年丧父而家境贫穷,使其励志“读书改变生活”;为了能有笔写字,他不得不捡同学丢掉的铅笔头;为了能有足够的生活费,他不得不周末时还留校打短工;直到高中毕业,他才第一次买了一双解放鞋和一件中山装。
是生活教会他“坚韧”的品质!
1978年,他已经是军队里的一位参谋。有次部队练兵,在排雷时,出现地雷没有引爆的情况。危险时刻,他让战士退到几百米外,只留一个班长及一个副班长帮忙。在最后一个环节时,他再次让最后的两个战友退后,只留自己一人坚守岗位。“随时都会爆炸,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如果不把雷排除,留下祸患,会死很多人。更不能让战士来做。”他说,“有事向上级报告,我家里如果有信,你们就帮我收起来就行了。”
如今,他又转战家乡的茶产业。按照他的想法,打造安溪铁观音百亿产业链,也如战士守卫疆土、回报祖国一般。他的心里装着乡亲们。
C 人物对话
铁观音可成百亿产业
关于产业:需要大财团介入
早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怎样看待铁观音的产业前景?
林文侨(以下简称林):茶产业完全具备打造成泉州第9个百亿产值的潜力。目前茶叶贸易已经可以带来数十亿元的产值,一旦产业链延伸出来,前途更加广大。
记:您对安溪铁观音走出国门有何见解?
林:国外多数是大财团在经营茶叶。铁观音国际化同样需要大财团介入。国内经营茶业的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安溪铁观音名头响但经营企业较弱,通过大财团介入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改变原来小作坊的运作方式,打响品牌,提高中国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记:在产品质量上,企业应做哪些努力?
林:尽管国外对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标准近乎苛刻,但随着出口企业建立了有机茶、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有效控制茶叶农残含量,提高了茶叶质量,铁观音在全球市场有较强的潜力。
抢占国际高端市场,企业应突出其原产地特色,塑造精品意识,贵族化,占领高端市场后再推出低价产品。欧洲需要口味重的,而东南亚则喜欢新鲜清香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茶叶的口感要求不同,企业在铁观音的深加工上应做足文章,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生产出对应的产品。
关于品牌:境外战略伙伴纷至沓来
记:目前泉州众多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能否透露您的计划?
林:由于安溪铁观音是国际知名品牌,安溪铁观音集团又是世界惟一的,所以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的战略合作伙伴纷至沓来,都看好安溪铁观音集团的美好前景。
合作的基础在于达成“多赢”的情形,既保证双方的利益,又能打造安溪铁观音的百亿产业链,造福安溪父老乡亲。
关于经历:军旅锤炼坚强毅力
记:军旅生涯对您有哪些帮助?
林:长期的军营生活培养了我坚强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坚韧不拔、虚怀若谷、勇攀高峰。军营生活让我在对待事物时,审时度势,学会应用各种方法。“快、准、严、细、勇”是我当兵的最大收获,我把这些贯彻到企业中,不仅我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员工做,推动企业发展。
记:听说您要求员工做事彻底、不拖拉,绝不出现“差不多”的说辞?
林:运动学中有这样一个名词———临界点,指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达到的极限。即便是专业运动员,在临界点到来时都会觉得异常痛苦,这时就看个人的毅力,坚持下去,熬过临界点,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可能就是你;但如果稍微抱有侥幸心理、没能全力以赴、想马虎混过关,胜利将与你失之交臂。
我始终相信,人们被一股坚强的毅力推动时,奇迹随时会发生。就像疲惫达到极限点时,或许是逐渐地,或许是突然间,超越了这个极限点,使人们的力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关于社会责任:还要继续回报社会
记:多年来,您做了许多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出于什么原因?
林:企业的成功除企业家自身努力外,更主要是取之于社会,要回报社会,因为企业脱离社会现实就难以发展。这几年总共捐献数千万元,我还是不满足,只要能做得到,还要继续为社会多做贡献。
人物名片
林文侨
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政协委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泉州市鲤城区慈善会会长
远太网球俱乐部主席
远太书画研究会会长
福建远太集团董事长
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一级评茶师
关键词:企业一个观音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