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为何更名普洱?
发布时间 2012-05-31 浏览 7275 次
”,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起点新高度倾力打造茶产业第一支柱

普洱市市委书记高旭升说,目前,普洱市茶园面积达到240万亩,茶叶产量4万吨,茶叶产值达15亿元,成为全国茶叶种植、生产的重要基地,成为普洱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的重要阵地。茶为国饮,国盛茶兴。普洱茶产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关系着边疆的发展与稳定,我们必须加强资源整合,着力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普洱茶产业发展水平,力争今年茶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使更多的山区群众依靠普洱茶脱贫致富,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洱茶文化的繁荣与否关系着思茅各民族的和谐与进步。普洱茶文化的核心就是和谐,其中的精神内涵深深融入到当地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幅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

据介绍,今年,思茅把茶产业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提出的茶产业就是围绕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大品牌,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富市,以茶兴市”战略,加大茶品牌和茶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茶叶种植的规范化、集约化水平,引导优势企业向普洱茶加工科技园区集中,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个品牌(普洱茶)带动两个产业(茶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格局。2006年全市茶叶总产量4.8万吨,茶叶总产值15.1亿元。

现在思茅的茶产业正在发生着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原料型为主的地区开始转变为加工型为主的地区;二是一大批普洱茶企业正在崛起,像龙生茶叶普洱茶集团、永年茶叶、王霞茶叶、茶王茶叶、澜沧古茶等龙头企业得到迅速壮大;三是普洱茶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一些自主品牌正在形成;四是企业的思想理念有所改变,尝试走出去到沿海及内地大中城市开拓市场。据了解,目前在思茅有一半以上的人从事普洱茶产业,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和收入。去年,思茅市的茶叶总产值15.1亿元,增长48%,而全市每户茶农从种茶中拿到了4218元,收入增长了近四成。茶产业迅速被升格为思茅产业发展的“第一支柱”。

以更名为契机谱写普洱发展新春秋

普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指出,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标志着普洱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普洱将以这次更名为契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牢“农业、交通、科技”三个基础,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培植壮大茶叶、林产、水电、矿产四个支柱,培育“烟草、生物资源、旅游文化、畜牧水产、流通服务”五个骨干产业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绿色普洱、生态普洱、文化普洱”,继续大力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开放兴市”战略;打造通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构建中国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最优美、最适宜人居住的“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着力打造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思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