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拟订措施发展边销茶产业
发布时间 2012-06-11 浏览 6386 次
建议——

理顺现行管理体制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改变现有储备单位的报表制度,以及财政补贴资金的审核和拨付方式,是加强国家边销茶储备监管、发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2003年,边销茶的国家储备计划,改由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下达,但计划的组织实施、贴息款的核拨(或预拨)程序等,依然依据了原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办法》,在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旧办法遭遇了不少新问题,亟待通过重新理顺管理体制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办法来加以解决。

首先,边销茶的承储企业,应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企业中进行选择和推荐;在上级主管部门将承储计划分配至各省(市、区)后,再由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将中央下达的任务层层落实。

其次,承储企业的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半年报表、年度报表和其他所需报送的材料,应通过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层级审核和上报。

第三,代储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边销茶国家储备的保管、推陈出新、及时轮换,确保边销茶的产量和质量;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则应负责督促和检查,确保市场调控的需要。

第四,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代储单位的储备补贴资金,实行层级审核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则应通过财政渠道,将储备补贴资金进行层级下拨。

上述管理模式同样适应于肉食、食糖等国家储备。

完善财税金融政策

按现行政策,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在经营中所需的资金可向银行贷款或自筹。同时企业也享受国家对边销茶定点企业免征增值税、原料储备贴息、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边销茶的生产、销售、储备等现行有关优惠政策,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考虑到部分定点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融资的渠道有限,以及贷款利息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对从1999年开始执行到目前一直未曾做过调整的边销茶收购资金贷款贴息比率,应当予以相应的调高。

其次,考虑到近几年边销茶的原料收购成本不断上涨,财政贴息也不宜再以2000年的原料收购价格为计算基数标准,而应予以相应调高。

第三,考虑到“黑茶”市场的火爆以及国内外对“黑茶”收藏的日益盛行,对免征增值税这项优惠政策,应只给予将产品销往国家指定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对边销茶定点企业的出口退税要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和把关,以防止国家税收的流失。

第四,对承储企业在边销茶保管、推陈出新、及时轮换、打捆解包、搬运以及合理损耗等方面所产生的相应费用,应给予适当、合理的补贴。

第五,加大边销茶在生产、销售、储备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边销茶原料基地的建设,推广绿色环保认证、产地和质量认证,扶持机械采摘和剪枝,鼓励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强化边销茶的市场监管。

让计划赶上变化

2000-2003年,国家安排湖南省每年储备边销茶原料20万担,2003年至2004年,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等原因,中央没有下达边销茶原料储备任务。2005-2006年,国家商务部重新恢复了国家边销茶原料储备,但下达湖南省2006和2007年的边销茶原料储备任务分别只有11万担和10.5 万担,比2002年下达的储备任务减少了近50%。

因此,对于像湖南边销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厂家多、产品种类丰富、市场信誉良好的省份,建议予以安排更多的边销茶成品储备任务,并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监督,将边销茶成品和原料储备任务,重点安排给生产和储备条件较好的企业。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