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好水美器是品茶之关键-《中国茶文化大观》
发布时间 2012-06-26 浏览 16604 次
泉",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有茶联:"白菜青盐??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描写的就是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真情实景,这里的"天水"指的就是雨雪水。对于雨水,其品质一般因季节而异,秋季天高气爽,尘埃少,雨水清洌,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节,和风细雨微生物易滋生,泡茶品质较次;夏季雷阵雨,常般飞砂走石,水质不净,泡茶茶汤易浑浊,不宜饮用。所以在小说中,当妙玉约宝钗、黛玉去吃"梯己茶"时,黛玉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回答:"这是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的轻浮,如何吃得?"而古人对贮水也颇有研究:要贮水得法。如明代熊明遇在罗?舨杓恰分兄赋觯? "养水须置石子于瓮……"明代罗坝在《茶解》中曰:"大瓮满贮,投伏龙肝一块,即灶中心干土也,乘热投之。贮水瓮预置于阴庭,覆以纱帛,使昼挹天光,夜承星露,则英华不散,灵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以纸箬,暴于日中,则内闭其气,外耗其精,水神敝矣,水味?∫印"在小说中,也可见曹雪芹对贮水之法也颇有研究。

(3)自然界的水有软硬之分,雨雪水属软水。软水中含有的其他溶质少,茶叶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用其泡茶,则茶汤明亮,香气高纯,滋味鲜爽,茶味也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中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若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会浮起一层" 锈油",简直无法饮用。所以对古代北方来说,雪水、雨水被视为茶之良母便是自然了。

三、壶为茶之父:茶好展其香

在中华茶文化中,对器的选用十分讲究。茶具也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茶器。到唐代,陆羽《茶经》中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水泡茶的器具称茶器,以区别其用途。宋代又合二为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一般来说,狭义的茶具,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托盘等饮茶用具。广义来说,是指与饮茶有关的所有器具。古代茶具依其用途不同主要可分为八类:一是生火用具,如风炉、灰承、笤、碳挝、火闺等;二是煮茶用具,如??和交床等;三是烤、碾、量茶具,如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等;四是水具,如水方、瓢、竹夹、熟盂等;五是盐具,如鹾簋和揭等;六是饮茶用具,如碗和札等;七是清洁用具,如涤方、滓方和巾等;八是藏陈用具,如畚、列具、都篮等。根据质地的不同又有陶土、瓷器、玻璃、漆器、金属、竹木茶具等。陶土茶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硬陶发展成釉陶,直到晋朝才较多采用瓷茶具,唐朝时瓷壶[也叫注子]、瓷碗、白瓷为主要的茶具,宋代时黑瓷、青瓷、白瓷等较为流行,茶具的制形方面出现了茶盏[茶盅]、茶壶也有常见的莲花瓣形发展成瓜棱形,元朝时景德镇青花瓷最为鼎盛,闻名于世,明朝时宜兴的紫砂陶土茶具又与瓷器争齐斗艳,名噪于世,此时的景德镇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烧了"斗彩"、"五彩"、"填彩" 等驰名中外。到清朝时,陶瓷茶具的生产达到了空前鼎盛时期,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为主的局面,朝庭内外多以瓷器为佳品。

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较多的茶具,大有非名器不饮之嫌。比如在王夫人居坐安息的正室里,茗碗瓶花俱备;在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而妙玉用的绿玉斗精巧雅致,更不同一般。在41回"品茶栊翠庵"中,对茶具的描写尤为详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里所说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及脱胎填白盖碗都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产的青瓷茶具,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为清代福州所产的"雕填"品种的名贵漆器茶具。接下来,"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读ban左右结构)??〔口口冖斗(上下结构) "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乔皿〕(读qiao上下结构),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qiao '。妙玉斟了一qiao 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禁要问,妙玉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世呢?她如何有如此名贵的茶具呢?据有学者考证,妙玉本是一位金枝玉叶,因种种原因[有学者认为是政治原因]才带发修行.笔者以为无论妙玉身世如何,其不凡出身则已当定论。曹雪芹此处多言妙玉论茶具,与前文贾母不吃六安茶而择妙玉特备的老君眉时是一致的。从贾府中这诸多名贵的茶具,完整的茶具展示,也显示了贾府这一名门望族在当时社会的豪华与气魄来。

名茶、好水、美器已备,然而"烹"和"沏"也不能偏废。在小说中妙玉的沏茶用水,烧水,沏茶也多有详述。在给贾母沏茶时,她用贮水得法的隔年雨水烹了茶来;在给宝钗、黛玉等人沏茶时,她却亲自到风炉上扇沸了水沏,而且用的还是"五年前她在玄墓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说明了她已完全掌握了用多高的水温,用什么样的水来沏怎样的茶。

茶已沏好,待众人品饮之时,妙玉也有名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借助妙玉的茶道展示,我们也不难推知曹雪芹对茶道的圆熟与独到。

当然,茶从古代发展至现今,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论来看,人有阴阳之分,茶也有阴阳之辨,水、器亦然。一般说来,种在向阳之地的为阳山茶或前山茶,种在背阳之地的为阴山茶或后山茶;水有软硬之分,江河湖溪之水为硬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适合泡阴山茶,雨雪水和井水属软水基本上不含矿物质,适合泡阳山茶;茶具有暖凉之分,陶罐与粗瓷杯等为凉杯,性寒,需泡阳山茶才能阴阳协调,金属与细瓷杯为暖杯,需泡阴山茶才不至伤身。人要择茶而饮之,茶也要择人才适合。人有男女分别,心绪有好坏之时,所以讲究阴阳协调,连饮茶也不例外。虽然在小说中没有明示茶的阴阳之说,但在贾母择茶、妙玉论茶道、宝玉饮普洱茶等可以悟出一二。

普洱茶,来自世界茶源,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是古法制茶、古茶文化在云南的延续,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让现代人喝到唐代的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