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奶茶,对牧民来说,几乎是达到家家户户,长年累月,终日必备的程度。通常在牧民的帐篷中间,悬挂着一把铝制茶壶,壶底准对终日燃烧的煤炉之上,使热气腾腾的奶茶可以随时取饮。做奶茶的方法并不复杂,一般先将茯砖茶敲成小块,抓一把放入盛水八分满的茶壶内,放在煤炉上烹煮,直至沸腾4~5分钟后,加上一碗牛奶或几个奶疙瘩和适量盐巴,再让其沸腾5分钟左右,一壶热乎乎、香喷喷、咸滋滋的奶茶就算制好了。如果一时喝不光,还可再加上若干水、茶叶、奶子和盐巴,让其慢慢烹煮,以便随时有奶茶可喝。
北疆牧民喝奶茶,早、中、晚三次是不可少的,中老年牧民还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有的甚至一天要喝七八次。如果有客从远方来,那么,主人就会迎客入帐,席地围坐,好客的女主人当即在地上铺上一块洁净的白布,献上烤羊肉、馕(一种用麦粉烘烤而成的圆饼)、奶油、蜂蜜、苹果等招待,再奉上一碗奶茶。在一边谈事叙谊,一边喝茶进食的同时,女主人始终在旁为客人敬茶劝吃。如果客人已经吃饱喝足了,按当地的习惯,只须在女主人献茶时,用右手分开五指,轻轻在茶碗上一盖,就表示:“谢谢!请不用再加了。”这时,主人也就心领神会,不再加茶了。喝奶茶,对初饮者来说,会感到滋味浓涩而不大习惯,但只要在高寒、少蔬菜、多食奶肉的北疆住上十天半月,就会感到喝奶茶实在是一种补充维生素和营养,以及帮助去腻消食不可缺少的饮料。对当地牧民“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也就不解自通了。
南疆的香茶,用的茶叶与煮奶茶相同,只是最后加入的佐料,并不是牛奶与盐巴,而是用胡椒、桂皮等香料碾碎而成的细末。煮香茶用的通常是一把铜质长颈茶壶或搪瓷茶壶,为防止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场,在壶嘴上往往套有一个网状的过滤器。
南疆老乡喝香茶,大多是日喝三顿,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香茶。在那里,与其说茶是一种饮料,还不如说茶是一种汤料,实在是一种以茶代汤,用茶作菜之举。现代医药学表明:胡椒能开胃,桂皮可益气,茶叶能提神,这样,三者相互调补,相得益彰,使茶的药理作用有所加强。难怪当地老乡把香茶看作“既是一种营养食品,又是一种保健饮料”,看得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普洱茶,来自世界茶源,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是古法制茶、古茶文化在云南的延续,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让现代人喝到唐代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