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湖南之行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制作工艺。经过人工选茶、蒸汽蒸原料、包装灌茶三道工序后,在嘹亮的人工号子声中、在班头的指挥声中,五六位身体强壮的棒小伙开始了木棒压茶、人工滚茶、木槌打茶的制作工艺,再经过晾晒、自然存放后,千两茶的制作就完成了。如此复杂而精湛的制作过程,让我很想收藏千两茶,这样在家中也可以闻到古树茶香。试想,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泡上一杯千两茶,幽幽茶香让人仿佛再次置身于美丽的安化,再与两三知己谈天说地、分享这杯中的甘露,将是何等的惬意与享受啊!
在中国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刘仲华等知名专家、企业负责人围绕黑茶品质提高、文化品位提升、知名品牌打造、保健功能挖掘等方面内容作的精彩的演讲,让我对黑茶发花工艺、发花对茶的影响以及饮用此种茶对人体的益处等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在老舍茶馆打造黑茶微博物馆有了新的启发。作为面对终端消费者的老舍茶馆,我们将要在微博物馆里向大家介绍黑茶的历史,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分类、每类茶的特点,千两茶制作工艺,喝千两茶的益处、适合人群以及如何冲泡、保存千两茶;此外,还将展示黑茶古茶树的小型标本。我希望通过这个微博物馆能让到茶馆的客人短时间内深入地了解安化黑茶,并了解如何冲泡、品饮以及对健康的好处。
此次湖南之行,让我再次体会到益阳市委、市政府,安化县委、县政府对安化黑茶推介的引领作用。同时也看到安化黑茶·老舍茶馆活动周举办后黑茶在北京的销售数字激增,老舍茶馆也成为很多人寻找安化黑茶之地。在参观中,我看到很多品牌黑茶企业十分具有前瞻性,都拥有现代化生产车间。半机械化的生产使得黑茶加工工艺标准化、清洁化,让消费者能够放心的喝茶,有利于黑茶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同时,我也想为黑茶的品牌规划和发展提个建议:在推广过程中,要注意把公共注册商标与企业注册商标相结合进行推介。前期让消费者先认识到安化黑茶,把安化黑茶作为地方茶的名片推广出去以后,再把企业品牌的商标做大做强。
最后,我要感谢益阳市委书记马勇、副市长彭建忠、安化县委书记谢寿保、县长杨光鑫、宣传部长林玲给予的精心周密的安排,才能让我在此行中有所收获。希望安化黑茶能在老舍茶馆扎根,让我们为中国茶产业更快地发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