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船古道话沧桑(四)
发布时间 2013-02-02 浏览 7106 次
7_201302021541072WzPW.jpg">

家父彭耀光对那时候西江航运相当熟悉,据他回忆,西江河道的运输,一直以来以梧州到广州的居多。以前,在梧州广州之间对开的花尾渡约有七八艘之多,几乎是每天都有一艘以上的花尾渡开出。

  花尾渡是西江水域特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大型楼层式木质客货混载船,花尾渡本身没有动力,一般须靠拖头拉行。花尾渡船体很大,底层一般作货舱,上面是统舱,客舱在最上两层。船中间的过道很宽,一字排开的木质双层“碌架床”分在船两边。

“茶船古道”之大火船

  至于有部分要直接运销香港的茶叶及其他货物,则由梧州当时直通香港的大火船运输。

  据家父回忆,抗战前,梧州已经有三艘直通香港的轮船,分别是“广雄”、“广宽”、“广英”号。由于是使用蒸气机作动力,当时梧州人习惯称之为“火船”。

  这三艘船直接来往于梧州与香港,当时也基本能保证每天有船从梧州开往香港,从梧州集散的货物以及沿西江装载的货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一二天内到达香港,可见当时梧州水运之发达。

  据梧州一位老茶人梁先生回忆,当时喝到的六堡茶多是从这些船上的人带回梧州或六堡的人翻山越岭来到梧州,才能得到,所以才会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据家父回忆,直到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底广州沦陷后不久,这几艘梧州直通香港的船便停止了运输,其中“广英”“广雄”两艘船一直滞留在梧州,其中“广雄”号为免落入日军手上,在日军即将侵占梧州的1944年被凿沉于火山(锦屏山)对开河面。

  李旭秋回忆道,他很小的时候就听祖母说过当时六堡茶供给香港的天顺祥茶庄,当时的一些六堡的箩外刷有天顺祥的“唛号”。据一位老茶人回忆,当时运往香港的六堡茶叶除本地消费外,其余大部分运到马来西亚怡保和吉隆坡一带,再转运到其他地方。

  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公路的修通,特别是近年,一条新修的混凝土公路直通六堡镇,繁盛一时“茶船古道”渐渐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而这条运送六堡茶的古老而传奇的“茶船古道”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完)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