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红’,江西‘宁红’,湖南‘湖红’,广东‘英红’,浙江‘越红’,江苏‘苏红’等。其中‘祁红’、‘滇红’、‘美红’最为知名。由此可见
红茶的滥觞当在雍正(1733年)以前,明中期(约16世纪)之后。我国最早的
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
红茶起头的,多类书籍对此已无异议。那么正山小种
红茶是如何进入西方社会的呢?许钟荣先生主编的《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中详细记载了
红茶发展史和
红茶大事记,书中记载:“据推测,在17世纪时,已经起头制作
红茶,最县出现的是福建小种
红茶。这种出自崇安星村乡桐木关的
红茶,当17世纪初荷兰人起头收中国茶输往欧洲时,它也随着进入西方社会,由于经过特别的制作历程,使其带有松烟香,所以备受嗜好,至今星村的正山小种
红茶仍享誉国际。”165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输入中国
红茶至欧洲,这种当是产于福建崇安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
红茶。因为“祁红”“滇红”“英红”等
红茶均未出身。1650年以前,欧洲
茶叶贸易可以说完整被荷兰人所垄断,但英国东印度公司看好中国茶的市场,于1644年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起头与荷兰人在
茶叶生意上短兵相接。1652年至1654年,英荷二国终于兵戎想见,爆发了第一次“英荷之战”。1665——1667年爆发了第二次英荷之战,由于英国再度获胜,挣脱了荷兰人而渐渐垄断
茶叶贸易。1669年英国政府规定
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从此,英国政府由厦门收购武夷山茶,代替
绿茶成为欧洲饮茶的首要茶类。在英国,早期是以“cha”来称呼茶,但自从厦门出口
茶叶后,即依厦门语音称茶为“tea”,又因武夷
岩茶(属乌龙茶)汤色黑浓,所以称为“BLACK TEA”,此后英国人关于茶的名词不少是以厦门土话发音,如早期将最好的
红茶称为“BOHEA TEA”(武夷茶),以及后来的工夫茶称为“CONGOU TEA”。由此可见在早期英语中同样将产于福建武夷山的乌龙茶称为“BLACK TEA”(武夷茶)。由于茶最初是由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国的,所以各国对茶的称谓均源于中国。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
茶叶需求迫增,而中国在通商上又有种种的限制,因此英国另辟蹊径,致力在殖民地印度试种中国茶树,但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事
红茶的唯一提供地。据史料记载:1835年英人自中国采购适宜制作
红茶的武夷山茶种运至印度。1839年印度茶进入英国
茶叶市场。随后在19世纪70年代,斯里兰卡借助于英国的资本和技巧,大力发展
红茶。由于印度与斯里兰卡拥有绝佳的种茶环境及自然条件,故后来居上,在
红茶出口量上名列前茅。印度的
红茶产量世界第一,其研制出的红碎茶,后来逐渐成为国际
茶叶市场最大批的产品,比重达70%以上。此外,印尼、肯尼亚出产的
红茶,在国际市场上亦占领一席之地。印尼是1827年由荷兰人雅各松从中国带茶种和工人去种的,在肯尼亚则是1924年才起头种茶。综上所述,中国
红茶源于福建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
红茶,而最早输出国外的也是正山小种
红茶。
红茶大国印度种茶也源于中国武夷山。因此,可以说武夷山为世界
红茶的发源地,正山小种
红茶为世界
红茶的鼻祖。
点进入更多了解:http://www.fjcha.com/hongcha.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