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祁门红茶的历史
下一主题:红茶文化
近几年来,正山小种红茶产量已达200吨左右,大部分(95%)通过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欧美地区,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只有少量在国内市场销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的发扬光大,国内有机茶消费也将逐年增加。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有400多年的历史)。产自江西入闽的关口 - 桐木关(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据传明末清初时局动乱有一支军队占驻茶厂,待制的茶叶无法及时烘干,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松木加温烘干,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既桂圆干味口感受极好,得到消费者喜爱,由此产生“正山小种”红茶。自“正山小种”红茶出世以后,先后产生了四大红茶既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据史料记载祁门红茶是1876年由福建崇安县任县令的余干臣回家乡后,把福建“正山小种”红茶制法带回去,在至德渡街设红茶庄试制成功的。另有记载红茶的传播是由武夷山(崇安)传到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又传到安徽东部的祁门。
桐木关当地人取名“正山小种”以示正宗,特指桐木及周边武夷山中所产的用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独具桂圆汤味的小种红茶。现“正山小种”茶必须通过中国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方圆50平方公里,东至麻栗,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根据目前使用的正山小种行业标准依次分为:特等(仿传统制法),特级,一级,二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