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斌:闯荡商海 坐品茶香
发布时间 2011-06-21 浏览 7595 次
个月平均可以挣5000元左右,我把这当作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

八年打工奠基  创业游刃有余

1993年底,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香港一个投资商准备到武汉进行商业地产开发,问我愿不愿意过去帮忙。

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房地产开发正如火如荼,而武汉的房地产开发才刚起步。我想,在香港地产公司工作,一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我果断地作出了回武汉发展的决定。

徐文斌回到武汉,开始了月薪600元的打工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事情不能光看重眼前利益,看准了一条道路,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再假以时日,就一定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经过8年的经营,徐文斌的目标得以一步步实现,从普通员工到办公室主任,从总经理助理到主管销售的常务副总,从月薪几百元到年薪数十万元,从商业地产策划到商业地产经营管理,徐文斌为自己的打工生涯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2001年辞去副总经理的职务后,徐文斌开始了自主创业。他的第一步尝试,是以500万元拿下一家知名珠宝品牌的一间店铺的经营权。虽没有经营珠宝店的经验,但徐文斌在半年时间内,既做营业员又做进货员,很快就使珠宝店走上了正轨。

伴随品牌的成长和规范管理,珠宝店的经营变得越来越轻松。徐文斌又开始另一个尝试——投资餐饮业。2002年底,他在汉口拿下500平方米的店面,兴建了一家川味餐馆。

投资餐饮业并非一时冲动,我是在考察了四川的餐饮文化后,作出开川菜馆的决定的。有了商业地产策划的经验,我认定了一点:开餐馆也必须进行策划,特色餐饮要想成功必须打出文化牌。

我的川菜馆以淳朴的装修风格、原汁原味的土菜口味,以及川味十足的服务风格,一开张便赢得满堂喝彩,当年即实现盈利。

回忆当年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化,徐文斌感慨不已,“打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当你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时,不知不觉中就让自己达到了一个理想的状态。伴随经验和财富的日积月累,自己当老板也就顺理成章。

纸墨飘香茶馆 追求完美境界

徐文斌的川菜馆因文化味浓一度风靡江城,但没能抓住时机扩大经营也成为他心中的一大遗憾。2004年11月,由于在资金和选址上难以突破瓶颈,徐文斌作出了将餐馆转让出去的决定。

徐文斌是个不知停歇的人,他又开始考察起新的投资项目。只是这一次,做出新的投资是在4年之后。

在香港地产公司工作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由此我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有了一定的经验;而一直以来对珠宝店的成功经营,则让我切身体会到一个经营业主对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依托。恰恰因为我的个人经历,一些开发商主动找到我,请我帮忙做商业地产策划。这一方面让我每年都有不小的进账,更为关键的是,我捕捉市场的能力在一次次策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08年11月,我的特色茶馆“真茗堂”开门纳客。这间茶馆从构思到装修,从茶叶、茶具的挑选,到文房四宝的摆设,可以说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我个人的心血。

我的目的就是要在繁华的商业氛围中独辟一方宁静,在装修风格上力求古朴淡雅。复古家具、名人墨迹、特色品茶单间,加上古典琴声韵律的萦绕,让人进入店门立时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感。

徐文斌强调,他这间茶馆品茶是免费的,因为他的经营思路是“以茶论道,以茶会友”,“茶文化历史悠久,精深博大。有朋自远方来,或日常交友待客,捧上一杯香茗,就是对朋友最大的热忱和恭敬。”茶道不只是一种烹茶饮茶的方式,其独特的魅力还在于包含有一层朴素的人生哲学。

徐文斌说,饮茶与品茶的嗜好,向来被视为高雅之举。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仅可以来这里品茶,还可畅叙旧情,轻松惬意。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就是我这间茶馆的最大卖点。只要这种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方式能够被顾客所接受,茶具、茶叶乃至字画的销售,都可以进入良性循环。

徐文斌说,这间茶馆不仅能给顾客一个放松的空间,也给了他自己一个思考的恬静氛围,偶尔写写毛笔字,画画山水画。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一盅香茗结交更多的朋友,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 记者 吴翠华 徐文斌)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