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鼻祖的传奇
雨中,我来到了平里镇,这是祁红创始人胡元龙的故乡。祁红的创制说法很多,但目前被祁门人公认的“祁红鼻祖”,正是胡元龙。站在他的塑像旁,我静静地听着祁门人叙述着他的传奇一生。从小,胡元龙博读书史,兼进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可18岁时,他不顾别人的反对,辞去了把总官职,在贵溪村的李村坞筑5间土房,栽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垦山种茶。1875年,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直到1883年,才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
在祁门红茶博物馆,进门第一个展厅就是胡元龙。祁门人敬重他,不仅仅是因为红茶。据当地史料记载,胡元龙主持公道,济困扶危。戊戌维新后,科举废止,但祁门山区风气闭塞,无人兴办学校。他大力倡导,于光绪 30年(1904年)在平里镇创立梅南学校,次年,祁门县高等小学也筹创成立。同时,胡元龙打破封禁条规,并自己带头,垦山千余亩,种植茶叶、茶籽、毛竹、杉树,带领村里百姓创收。随后,祁门各地也都援例开垦。
辉煌、没落、复兴之路
辉煌的时候,祁红和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百多年来,祁红一直是欧美发达国家上流社会最钟爱的饮品。小仲马名着《茶花女》中在描述一位贵族衰落时说:“你穷得连祁门红茶也拿不出来了”。据民国时期《祁门县志》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祖上,曾在上海经营过茶叶,常有祁红佳品到美国家中,因此罗斯福喜嗜祁红,为日常饮料,祁门茶叶公会得此消息后,提选红茶运美以赠,受到罗斯福赞美。
可是,没有原产地保护,使祁红已经成为安徽乃至安徽周边区域所产红茶的一个泛称,“李鬼祁红”大摇大摆地进入茶楼酒肆。这朵红茶奇葩渐渐没落。原来盛产正宗祁红的祁门县茶厂每况愈下,直到关门歇业破产拍卖。
但祁红的衰落绝对不是一个品牌的衰老和死亡。随行的祁门县委宣传部长蒋晓放介绍,2005年,在经过三年努力之后,祁门县全境16万亩茶园全部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成为安徽省最先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区县。而这只是祁红振兴大戏的开幕。2006年,投资1360多万元的安徽茶树培育分中心项目在祁门茶叶研究所落地,这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茶树培育中心。同时,祁门县出台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本土企业进入祁红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强化招商引资,借力打造祁红品牌。
时至今天,祁红曾经失落的阵地已经回来,但它未来的发展路在何方?这仍是祁门人在不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