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祁红的初制和机制试验
发布时间 2013-04-06 浏览 8055 次
显得紧张。

手拉百页烘茶机,炉大烘箱小,火温高,茶叶撤在百页帘上,由上至下共6层,上茶下茶要2人操作,也显得紧张.第一次竟把大量红茶烘焦了,造成损失事故,原因在哪里?经过检查,由于该机缺少温度调节装置,炉温和烘箱温度究有多高?没有温度计观测,新机器性能没有摸清。后经共同研究,把制茶试验暂停下来,改进烘机,设计在s形通风管上开一个长方形(长24公分×宽12公分)的活动风门,炉温过高时,把风门抽开一部或大都,以便进入一部分冷风,随时调节烘箱内的热风温度。并在烘箱进热风的喇叭形风斗上安置一个温度计以察看热风温度的高低,随时掌握烘茶适当的温度,保证红茶质量的要求。

祁红机制的质量问题得到解决,第二年春着手解决产量问题。德国克虏伯大型揉茶机初制祁红,每日夜需要萎凋叶2、3千斤,缺少萎凋机具的设备,要靠茶场晒坪日光萎凋豹叶子不足以供应大型揉茶机的需求,如遇到阴雨天萎凋困难,影响红茶初制正常生产。为此特设计一大间加温萎凋室,一端安装一个热气发生炉,发生大量的热气,在另一端用鼓风机把热气抽进萎凋室,通过各层萎凋帘而排出室外,室温控制在30度左右6-8小时可萎凋一轮生叶,每日夜能萎凋生叶2千斤左右,这对战胜阴雨天,保证机制红茶不断生产,大量机制祁红起到一些作用。

(冯绍裘先生1935—1937年在祁门茶业改良场工作。此文原载‘我与茶叶五十年).本书选自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70周年所庆纪念册》,略有囊节。)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