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最初红茶制作步骤:采
下一主题:红茶起源武夷 从厦门
现代戏剧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传人祁门的,当时称作新缀爹戏或文明戏。数十年来,涉茶戏剧很多,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新戏要从祁门茶业改良场说起。当年的改良场是个知识分子荟萃的地方,且大多来自于外地大城市,较早地接触到了文明戏。以胡浩川场长为首的改良场一班文人,曾于1937年写过一个剧本,题目叫作《祁门红茶》。剧本由胡先生亲自执笔,从祁门红茶的茶树种植说起,以1933年和1937年两个时间为背景,详细地述说了从祁红生叶采摘、到初制、精制的各个过程。后来影响颇大的<天下红茶祁门好》诗歌就是出自此剧中。不知为什么,当年胡先生等人写好此剧本后,就此搁下,并没有组织排练演出。
直到1949年10月间,改良场为庆祝祁门解放,演出了一台戏曲晚会,才把当年的‘祁门红茶》剧本重新翻出,进行了较大改动,加入时代新内容、新思想,定名为<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进行了精心排练,并于12月举行了这场文艺演出,堪称是一台祁门茶业戏曲集中展现,除了《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外,还演出了独幕剧<采茶》(此剧系描写祁门采茶季节里的热闹情况和解放后公有茶园在茶树栽培、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三幕剧《工厂就是我们的家》(此剧描述解放后茶厂工人当家作主、发展茶叶生产情况)。尤其是《天下的红茶敬祁门》系六幕剧,堪称一部展示祁门红茶生产的精采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直至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