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137年的沉香
发布时间 2013-04-30 浏览 10014 次
香,外国人称祁门红茶为“祁门香”、“王子香”、“群芳最”。

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祁门红茶”就获得了特等奖章和金牌,上世纪30年代更是驰名中外。所以,美国韦氏大辞典中收录“祁门红茶”这一词组,也就不足为怪了。

1980年,祁红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章,1983年获国家出口商品优质荣誉证书。祁红“祁门香”香飘五洲,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事礼茶。刘少奇主席、江泽民总书记出国访问时都曾带过“祁门香”馈赠外国元首。

没有深功夫制不出好茶

祁红还称祁门功夫,说的就是它的制作技巧。

传统的祁门红茶,全靠手工制作,上乘的质量,取决于手上功夫,所以祁红又叫祁门功夫。祁红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部分,其中初制又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道工序;精制有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没有10年以上的经验,不下一番苦功,是制不出好茶的。

成品祁红,外表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杪秀丽。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

在太极茶道苑传统茶单上,有一种著名的“满江红”独家茶,这也是这家中华老字号茶馆几代人传承的保健茶方,其主要成分就是红茶和生姜,祁门红茶最好。生姜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去湿活血、暖胃、止呕、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用红茶,混合适当比例的生姜成分,并且做到口感和感官的舒适,这就是“满江红”受到茶客欢迎的奥妙所在。

超微茶已经创制成功

专业人士说,加工1000克上好的红茶,一般需要6000克鲜嫩的芽叶,由此可见祁门红茶的弥足珍贵。新中国建立后,制作技术规程开始制定。祁红采制技术也得到规范与提高,除拣剔一项外,其余工序均可用机械制作,成品更加整齐划一,精益求精。并建立了各级标准样,将祁红大致分为9个级别,分别是特茗、特级、一至七级。

即使现在,祁门仍没有停下精加工祁红的脚步。

本世纪初,祁红超微茶在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制成功,它是采用祁门红茶原料,利用粉体加工技术精制而成,是祁门红茶的深加工产品。祁红超微茶粒径小于200目,细腻润泽,红棕色,呈粉末状。

祁红超微茶的问世,填补了安徽茶叶产品领域的一项空白,其独特的品质更加迎合现代茶叶消费与综合利用的新趋向。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