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 百年高香清誉,数度起落兴衰
发布时间 2013-05-03 浏览 14745 次
人把祁红看成尊贵生活方式的象征;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口岸变迁,出口受阻,这是第一次兴衰。1930年,世界金融危机,各国名茶产量减少,祁红走俏,价格上涨;至抗日战争爆发,商路断绝,人们无心无力种茶,这是第二次兴衰。解放后,茶叶国营,出口创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企业改革,2005年国营茶厂倒闭拍卖,当地众多红茶厂家改做绿茶,这是第三次兴衰。2008年至今,红茶中兴,各地纷纷上马红茶项目,以金骏眉、祁红为首的红茶迎来资本的春天,这是又一次兴盛。

  在上世纪的统购统销时代,最好的茶为国礼茶,即便手艺高超的做茶师傅,也很难喝上一泡,国人更是难得一见。在那时,所有的祁门红茶都是出口,在国内市场上几乎难见。

  如今红茶市场火爆,许多非传统红茶产地也纷纷推出种种红茶,其中许多都是政府主导推动的结果,典型的是信阳红和遵义红。2011年,河南信阳大力推广“红茶风暴”,河南红茶产量由510吨增加到6050吨,增幅达1086%。当地知名品牌五云茶叶的一款“大器40克礼盒茶”,售价高达16800元。信阳主产毛峰,是传统绿茶产地,春茶聚集了一年的休养,早春茶是一年茶叶中品质最佳的;而红茶往往使用夏秋茶,咖啡碱、茶多酚等有所增加,口感更苦涩。遵义红茶的走红也是由于当地政府的主导。事实上,遵义红茶的树种属于浙江龙井树种,并不适合做红茶

  在这种大背景下,祁门红茶作为传统顶尖红茶,各种高端品牌层出不穷。走在祁门县街头,能见到各种巨大广告牌:祁眉、九五至尊、天品国香、皇茶、红醉国饮等等。每斤售价高达数千元,远非当地百姓能消费得起,当地人大多饮用黄山毛峰等绿茶

  一系列红茶的炒作与走红之下,带来的后果是:2011年,全国红茶产量达12.3万吨,比上年增加2.2万吨,同比增长22.3%。希望红茶的泡沫不会破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