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临沧地区行暑组织地县林业,农业、茶叶、财政、广播电视等单位,行署副专员陈勋儒,地区农业局长张涛、双江县副县长张华亲自带领44人组成的调查队伍,深入大雪山,对茶树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作初步调查,地区行暑茶叶办公室农艺师李太伦在《云南茶叶》1998年总第76期刊文《双江县野生古茶树群落调查报告》,初步认定面积为373公顷。野生古茶树群落,一是分布海拔高,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茶树生长的最高海拔,野生茶树具有极强的抗寒性等抗逆力。二是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大,并建议切实加强保护,和加强对野生茶种资源的调查、收集、开发利用工作。此后,勐库林业站安排职工金会平专门负责对勐库大雪山古茶林的管理保护工作。自此之后,有人纷纷撰文宣传这一新发现,社会各界都对这一发现较为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为查清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野生茶树的生化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并对其保护.对野生古茶树群,除县内有关部门及地县组织初步调查外,县人民政府对此先后作了详细考察的大量工作。
2002年9月20日,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向临沧行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提交《关于对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进行科考鉴定实施方案的请示》.10月,县茶叶创新办张远来撰文《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建议》,《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的思考》。2002年11月28日,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鉴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科考鉴定工作。
2002年12月5—86,由县人民政府组织,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茶业协会、临沧地区茶业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对双江自治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现场考察、调查和采访,结合当地群众提供的相关资料,经充分分析研究,对勐库野生古茶树分布,环境生态、树龄形态特征得出科学结论。12月9日,在县招待所会议室召开科考鉴定汇报会,并形成会议纪要.10日,作出科考鉴定总结,同时由科考组成员张建邦向省创新办主任书面汇报考察结果,鉴定会议纪要全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