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5-25 浏览 10947 次
途径,也为茶叶销售带来了更多年轻化消费力量。作为重要的销售渠道,电商已经引起众多品牌企业的重视,2013年将会有更多的品牌企业建设和拓展电商渠道。

  五、相关建议

  1、借助体制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面对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提升的产业常态,中国茶产业应当拓展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茶叶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建议以政府为主体,加大对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的新型茶叶生产主体的扶持力度,集中茶叶生产资源,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提倡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生产方式,以此提高茶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保证质量安全,夯实发展基础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已成为企业能否再在市场立足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形势下,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健全产品源头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加大对茶企茶农在茶叶生产方面的技术引导,规范茶叶生产过程,把好产品质量关,将产品的安全视为企业的底线。同时,建议企业逐步推进所产茶叶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茶、绿色食品等的认证工作,将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提倡合理布局,调整生产规模

  高端礼品茶市场遇冷,企业应当顺应市场的新变化,按照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生产结构,适当压缩高端礼品的生产规模,尤其是2013年春茶生产早于去年,而且天气状况良好、春茶肯定增收,因此各地应适度控制规模,防止茶叶卖难、造成积压。

  4、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

  针对当前茶叶消费日趋多元化的态势,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力结合市场需求,适当丰富和增加产品品种,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的销售空间。同时,适度简化包装、推行茶叶绿色消费模式,既有助于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又可帮助其建立环保亲民的良好品牌形象,一举两得大势所趋。因此,在研发茶叶产品时应当更多地考虑茶叶品质、规范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浪费,节约包装茶的生产成本。目前,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不降反升,茶叶企业要抓住机遇转型,应对市场冲击。建议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档茶叶的比重,在加强质量把控,提升品牌、附加值方面下功夫,回归茶叶其本身价值,做出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好茶。

  5、借助科技创新,减少同质现象

  各茶叶机构应在研究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借助科技手段调整茶叶生产技术,开发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独具特色的茶叶产品,以此提升当地茶叶产品的认知度,避免同质化现象的泛滥。

  6、拓展销售方式,疏通营销渠道

  “三公消费限制”和“国八条”的出台使公务消费减少,茶叶企业要从观念上改变销售思路,要通过活动、广告、品鉴等多种形式推销茶叶,主动积极走出去,到销区去让消费者体验和互动;要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微博卖茶等手段开拓新渠道。同时,茶叶产地政府应从“消费者”积极转变为“倡导者”、“宣传者”,帮助茶农、茶企拓展疏通市场营销渠道,防止卖难情况的发生,合理保护茶农、茶企的生产积极性。

  7、积极发展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及加工工艺,实现多学科、跨领域、集成化、系统化的茶叶新产品加工方式,是有效解决中低档茶叶出路、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我国茶叶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茶业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深加工技术和相关科技成果实现茶叶行业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推进我国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二O一三年五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