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古树茶之奥秘:山地古树之美
发布时间 2013-05-30 浏览 15690 次
不能有微麻的涩感。否则就是施过肥的,不过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尝很多种,让自己的整个感官灵敏起来。"

  南糯山深处,有棵茶王,根据中国农科院专家的研究,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凤庆等地3000多年的深山古茶树没有发现之前,这棵树是闻名的古茶王。拉祜族的女主人在旁边设了棚子专门看守,可是喝了一口,未见得很甜美,甚至不如刚刚尝试的鲜叶的回甘。茶翁偷偷告诉我,老茶王现在已经衰老,出产的茶叶要看年份,有时候好,可是多数时候已经不太好了。原来茶树树龄并不是越老越好,可是具体多少年的好,现在农业专家也没有准确说法。

  这时候才开始佩服茶翁的尝茶能力。他告诉我,他也是喝了多年,并且和茶农们一起种茶做茶才弄明白其中的奥妙,现在他自己并不承包或者垄断茶园,因为"资源丰富,你只要自己能把握质量关,就能保证收到好茶".在南糯山的山腰他自己的山居坐着的时候,周围都是古茶树,高低起伏,而这座完全用木头搭建的房子很高大,墙上糊满了一个画家醉酒后给他画的各种人物图,心里顿时安静。突然对茶翁的话明白过来:好茶资源霸占为己有是件荒诞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光有好茶不够,得做好茶,明白好茶。

  品鉴古树普洱

  在昆明的品茶会上,我没有喝出古树茶的好滋味,此次古茶山之行,才明白,古树茶所制作的普洱,实在有其好处:茶树树龄长,滋味自然丰厚,如果是照顾好的不施化肥的古树,则在丰厚滋味外嗓子中会带有回甘。这些资源就是云南省独一无二的宝藏,据说云南古茶树资源至少有几十万棵之多。这也是老班章的古树春茶虽然昂贵,可是也并没有带动普遍的普洱茶价格的缘故。普洱茶界正在恢复理性。

  云南茶界的高级工程师何仕华曾经在云南普洱地区的外贸部门工作过多年,普洱茶一直是中国大宗出口的商品,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大量山地种植茶叶,结果现在云南省所有的普洱茶从生长环境分为了"山地茶"和"台地茶"。

  最早的台地茶生产是为了供应大宗出口,管理很严格,当时云南省的茶叶出口产量占据了全国1/10;可是当外贸体系开放之后,台地茶的管理出现了滑坡,对化肥、农药的控制不再像以往那样要求严格,只能靠农民各施其法。这时候,山地不容易栽种的老树,或者古树的质量就受到了重视。他因为做外贸,所以特别在意茶叶的质量,曾经去过许多地方寻找好茶,并且发现过中国从野生到驯化的茶树过渡阶段的最早标本,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

  古茶树现在云南省澜沧江中段,这里是云南茶的发源地区,有许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茶叶,凤庆的香竹篁古茶树,被中国农业博物馆认定为有3700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邦崴古茶树则是经过驯化的活化石,能证实人类在研究茶树起源、演变和驯化传播方面的功绩。

  除了这些发现,他还去了很多人迹罕见的古茶山,例如攸乐古茶山。这里的酸性红沙土壤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当地的基诺族、拉祜族虽然信鬼神,可是对茶叶的了解却很丰富。这里茶树并不高大,和我在南糯山看见的很相像,不知道什么时候种下来的,当地村民除了制茶,还凉拌茶叶,加水、茴香、姜捣碎,然后用盐和辣椒搅拌食用,非常生津开胃。

  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上面有很多白毫,被称呼为茶中的味精。1997年当地农民在雪山上发现了上万亩,近10万株的原始野生古茶树,它的规模给发现者很多不解之谜:若是原始生成,不会这么成规模,如果是自然创造,那么和现在的联系也难以清晰化。

  这些资源,长期以来白白浪费。何仕华解释,古树茶产量很少,非常不好看,做成茶叶又黑又粗,显得很劣质。加上采摘经济利益上不去,所以1997年在他将古树茶工业化之前,古树茶在很多乡村之是当地寨子里的乡民的日常饮用茶,用陶土罐子去烤制,会非常好喝。"滋味很舒服,香气比起一般的台地种植的茶叶高很多倍。"道理其实很简单,与野生植物滋味醇厚是同样道理。何仕华说:"我看这些茶叶是作为低档原料使用的,觉得特别可惜,想把它们分离出来。"

  在刚开始生产古树茶的时候,资源丰富到了可以随便使用。何仕华回忆,1997年的古树茶每公斤毛茶收购价格也就12元左右,而且,几大茶山的原料随便使用,无论是版纳还是勐海地区,做出来的茶叶甜熟,不苦涩,就是口感烈,许多喝惯了茶园茶的老茶客都会被震一下。现在古树茶毛茶收购价节节攀升,2002年已经到了100元左右,2007年,景迈的古树茶是500多元/公斤,一直到今天班章、冰岛茶的天价。

  与茶翁一样,何仕华也不赞成古树茶的稀少理论,他认为,云南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林太多,那里气候微寒,病虫害少,加上当地栽培历史久,清代以前这些茶树都不修剪,所以许多山头都有自己的资源。他也不认为古树茶应该卖这么高的价格。"云南古茶树资源丰富,各个山头都有各自的好处,因为十里不同天,生产环境区别很大,比如我就不太喜欢班章,我喜欢老曼娥村的古树,那里的茶叶不苦涩,回甘足足十几分钟长。"

  也就是因为各个山头的茶叶风格不同,许多茶叶作坊,特别是爱茶人的作坊就蓄意把山头的茶叶分开来做。茶翁告诉我,大型工厂没有这种条件,因为他们要保证产量,可是小工厂就可以,哪座山头的茶叶就按照哪座山头来做,单独加工,这样独特性很强,他自己就是这样。

  去帮助他加工茶叶的工厂参观,那些压饼的工人们对他都很尊敬,因为知道他要求严格,甚至挑剔,也就不蒙他,不管一批茶产量多少都很认真加工。

  可是,在他所制作的茶饼上并不打上哪座山头的名称,而是根据茶性起名字,喝到一款被他起名为"心跃"的茶,喝起来有苹果的味道,入口特别顺滑。他笑着说,是不是身心愉悦?又有一款叫"空山新雨"的茶,又新鲜又爽利,他解释说,这款茶的滋味持续很久,而且有股清新感,所以起了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叫山头名字?是因为各个山头出产太复杂,而且山头茶叶不能持续保持质量。比如这两年好,可是采摘过度后,再几年就不好了,很多古茶树几年采摘之后就进入休眠期,香味会大减。所以我给他们按照茶叶的口感香气起了新名字。"

  茶翁做茶有个基本特征:追求爽滑和适口,不强调某一方面,他说自己实在是喝了这么多年茶,能够把各个特征表现得均衡的才是好茶,有些茶叶特别香,但是苦涩,他不觉得好;有些特别醇,可是刺激,他也不觉得好。"茶性还是平和的,所以我追求均衡。"这种做茶的方法在普洱茶界不多见,尤其是在别人都在制造产量稀少的神话的时候。

  老茶与古树茶的差别

  在古树茶之前,普洱流行的是老茶的神话,总有人说老茶如何好,如何神奇,最夸张的年代,许多人将发霉的普洱的霉味也视为神奇的味道。

  昆明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树文很喜欢普洱陈茶。他告诉我,陈茶是指多年的茶,陈化好的茶,又好闻又好喝,有兰香、荷香和人参香,这些香味来源其实一点不神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从清香到沉香是一个自然变化过程,茶汤的颜色也会呈现褐红色,感觉很好。

  他解释说,普洱最早就是外销茶,价格并不昂贵,当时别的茶叶需要小心保护,需要密封袋,遮光设施,包括低温装置,可是普洱就很简单,什么都不需要,这种暴露在外的运输往往刺激了普洱的陈化,比如是放在船舱里被湿润空气所浸润的普洱,陈化中不断发酵。香港一批酒楼的普洱尤其好,绿黄色变成红黄色,自然而然生出了藿香、樟香等天然香。"他们储存条件好,一般在山地上的仓库里,不发霉又通透。广州储存的就差很多,因为广州通风条件不好,结果汤色深,不好喝。"这也是香港、台湾等地老普洱值钱的原因,他喝过最古老的是宋聘号的普洱茶,大概有80年历史,从台湾回流,陈香中带有当归的味道,又有点蜜香。

  可是,这种优质的老茶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号称储存了60年、70年的老茶很多,可是专家们一喝就知道是假的。"很多是熟茶,可是熟茶的发明很晚,怎么会是真的。"

  因为古树茶的稀少,所以茶翁一开始并不愿意加入到这个局中。"古树茶一般都纯正,而纯正的东西最有力量,比如有种巴马的古树茶,特别持久,刚做新鲜茶,味道就绵里藏针,能比得上存了几年的茶叶,还有那卡山的茶叶,味道也特别悠远,我觉得比一般陈茶好很多。"

  他说自己是个喜欢简单的人。"我做的茶叶,都不搞虚头的东西,保留茶本身的香味。"帮助他做茶的英国人马克也告诉我,他走过中国很多地方,结果发现,云南的古树茶是一种很简单,却很有杀伤力的茶叶,"因为本身质地好,所以那种花果香、蜜香,还有甘甜味道都能清晰分辨出来,这反而符合好茶的标准".马克生长在英国,强调的是茶叶本身的性格,他爱茶,可是受到英国式口感的训练,不太相信中国茶人编的故事。"那些告诉我喝茶可以参禅之类的话我都不相信。"他告诉我,喝过无数的坏茶叶,包括吹得神话一般的普洱老茶,现在他的感觉是:与其玩玄虚,不如简单地做茶,只要原料能保证,做茶工艺能保证,好茶自然就能保证。"重复出现的东西最有力量。"

  茶翁爱做古树新茶的另一个原因是:储存时间不长的古树茶,就能有储存时间很长的普通普洱茶的效果。汤色会呈现琥珀色,回甘会更醇。"但是永远不会呈现出人工发酵的那种深红色。"这句话实际上很重要,说明古树茶基本上是按照自然方式发酵制造而成,属于生茶,可是由于其原料好、软滑的口感,打破了生茶刚性的传说,完全使人不觉得这是一种不柔美的茶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