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麻姑绿茶
下一主题:卧龙绿茶的由来
与“九镜堂”和“斜背茶”相比,“南安石亭绿”的名气就更大了,历史之悠久可以与“安溪铁观音”和“永春佛手”相媲美。石亭绿又名石亭茶,产于南安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莲花峰上的石亭建于明朝建德元年(1506年)。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在莲花峰发现茶树,就加以培育,并采摘、焙制成茶为僧家之用。由于茶质佳,加上产于佛门古刹,故饮用者日增,石亭绿因而驰名。又据九日山留存的摩崖石刻称,此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至清道光年间,莲花峰附近数十座山间均有农民普遍植茶,石亭绿成为泉州侨乡馈赠亲友的礼品,从此名闻海外。
石亭绿的制作需经轻萎凋、杀青、初揉、复炒等八道工序,最终形成“三绿三香”的特点。三绿为“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润绿”。而三香乃“兰花香、绿豆香、杏仁香”。1952年石亭绿被农业部定为历史悠久的名茶,1954年周恩来总理赴印尼参加“万隆会议”,曾用石亭绿款待亚非各国友人和记者。
1990代初我到南安市区,多家茶店中根本不见任何“石亭绿”的倩影,专业经营茶叶的南安茶老板们对“石亭绿”极为陌生。种植石亭绿的丰州镇离泉州市区比较近,于是在泉州市区我也注意了一下,全是清一色的安溪茶,偶尔出售的绿茶,不是龙井,就是黄山云雾,压根就没有什么“石亭绿”。后来不久参加了一次《泉州晚报》的作者表彰会,恰好与南安来的李君同住一室,李君告之,石亭绿依然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