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天的云南驿依然经常出现七彩云霞,但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只有留在村口的那些硕大石碾和村中斑驳的石板路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幸运的是,我们仍可以从茶马古道博物馆中看到这个驿站曾经的辉煌与光彩,也可以从老人家的马帮情歌中聆听到他们往日的情怀。
丙中洛:凿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
丙中洛在哪里?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因为,丙中洛实在太难找了,它处在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这里也是云南靠近西藏的最后一个乡。因为地势险要,能够来到这里的旅客很少,但是,大凡能够走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风景所震撼和感染。
丙中洛,在藏语里是指“有寨子的地方”,这个位于滇藏边境的小镇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云南已基本为现代交通所覆盖的今时今日,唯有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仍在滇藏古驿道上穿行。这条活着的茶马古道,始于丙中洛,沿峡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扎那,全长70公里。不过,现在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马帮已不再运输茶叶、盐巴等货物,而是改为运输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至今,村庄里仍有许多小道上蹄印斑驳,马蹄声声,空谷传响,古意盎然。
丙中洛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人和神共同居住的地方”,这是背包客给她取的名字。从六库溯江而上到丙中洛,200多公里的江段落差达1000多米。两岸高山耸立、连绵不绝;江边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极少立足之地。可行进至丙中洛,怒江大峡谷内险峻的地势突然变得平缓。
尽管四周有10座海拔高约5000米的高山,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丙中洛却有着极致秀美的一面。当地人说,春天,这里的梨花似雪,桃花灿烂;夏天则是绿水青山,一尘不染;秋天层林尽染,稻谷飘香;而采访团一行看到的是梅里雪山上圣洁的积雪。事实上,在丙中洛观景,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一走,凝神一发呆,马上就会看到一幅极美的山水画:或悬崖峭壁,鬼斧神工;或索桥横空,水光映雪;或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即便是雨中,那奔来眼底的山水泼墨,也可和大师级的国画杰作相媲美。
与风景相比,丙中洛更迷人的所在是这里祥和、质朴的民风。丙中洛主要居住着怒族、藏族、傈僳族和汉族等民族,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仰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当地的原始宗教,仅有6000多人的村寨里就有普化寺、东风基督教堂、重丁天主教堂等多处传教布道的场所。在丙中洛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民族,因为这块土地能融化任何民族之间的隔阂、宗教之间的博弈、文化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