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聂市镇政府,记者看到一块2012年在该镇出土的大石碑,碑文依稀可见。据考证,此为咸丰十一年,岳州知府奉湖南省府之令,对聂市的茶市交易、管理颁布的专项公文。可见,当年聂市茶业在清朝政府的地位非同一般。
打响内销,图谋做强做优
今昔对比,老祖宗攒下的光环似乎已黯然失色;与“白沙溪”、“湘益”等“同辈”相比,临湘黑茶内销市场名气已远远落后。
卢明德坦言,出现这一尴尬,有客观因素,更有茶叶经营者缺乏战略眼光,陶醉于外销与边销的风光,没有及时把握住近年勃兴的黑茶内销风潮的主观原因。
黑茶调理肠胃、降压降脂的独特功能,正合追求健康的现代都市人胃口。自2006年开始,黑茶在内地市场陡然升温,“白沙溪”、“湘益”等品牌把握良机,趁势崛起。
而作为临湘邻居,同样有着耀眼黑茶生产史的湖北赤壁市,也在大力扶持黑茶产业,更新改造茶园,开发适合都市人即冲即泡速食品种,下大力撬动内销市场。
南北夹击之下,临湘人坐不住了。
临湘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彭海云介绍,临湘市成立了由市长牵头的茶业领导小组,每年设立100万元的茶业发展专项基金,大力支持黑茶、绿茶、黄茶发展;积极组织将“临湘青砖”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与赤壁市联手申报“中国老青茶之乡”。
“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支持茶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每年超过了1000万元。”临湘市农业局局长余良介绍,根据市里制定的茶业发展规划,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要从目前的7万亩发展到20万亩,茶业年产值要达到10亿元;重点支持永巨、明伦两大茶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永巨、明伦两大企业,更是憋足了一股劲在大干快上。尤其是永巨茶业,引进省茶业公司,着力打造“中国青砖第一品牌”。记者看到,永巨茶业新征的20多亩地已平整到位,投资2000多万元、年产9000吨黑茶的新生产线即将开建。
“临湘黑茶要打响内销市场,品牌推介迫在眉睫。”彭海云介绍,2007年,永巨茶业一块压印有《岳阳楼记》的茶匾,在省农博会上卖到3000元,名噪一时。临湘茶业要扩大影响,需借助各方力量、利用多种平台,“如,假若能开发聂市的茶马古道旅游线路,对扩大临湘黑茶影响肯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