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断完善六堡茶加工技术
整合资源,加快对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完善。在确保产品安全卫生、优质的前提下,发扬优秀传统加工工艺的同时,推进茶叶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鼓励龙头企业利用现代生物、物理技术改进六堡茶加工工艺,提高六堡茶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促进六堡茶生产加工的标准化。加大科研投入,进一步加强与区内外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对六堡茶的加工技术、作用机理和保健作用开展深入研究,加快六堡茶茶饮料、茶食品、茶用品、茶药品和茶化工产品等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延伸六堡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茶叶效益,满足市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要充分依托区内外茶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有计划地培养、引进高层次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从2009至2011年,由市、县两级落实编制,为产业主管部门配备高级茶叶专业人才。要定期举办高层次的六堡茶专业人才研讨班,着力提高产业骨干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在市农科所设立六堡茶产业技术研究开发院,依托国内外专家学者,加强六堡茶种植、加工、存贮、新产品开发、保健功效以及文化的基础性研究,提升六堡茶的影响力,夯实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基础。
5、加强六堡茶品牌建设
一是注重挖掘六堡茶的文化、民间风俗和历史渊源,整理出版六堡茶专著,彰显六堡茶的悠久历史,提高六堡茶的文化品位,增强六堡茶的社会和市场影响力。二是抓好六堡茶集体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力度,力争尽快取得六堡茶原产地认证;由政府牵头及时申请集体商标注册,防止恶意抢注;加强宣传推介,加大保护力度,逐级申报“六堡茶非物质饮食文化遗产”和“六堡茶加工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区域品牌效应。三是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企业要在充分利用集体品牌效应的基础上,从源头到市场一系列环节中增加投入,提高技术,加强质量监控,增强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力度,抓好企业品牌建设,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充分发挥市级六堡茶协会对全市六堡茶行业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引导各产茶区建立茶农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全市六堡茶产业协会网络。加强行业协调,倡导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统一应对市场,推进六堡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六堡茶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将成立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全市六堡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督查相关工作落实。茶叶重点产区也要抓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2、落实责任
市级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全市六堡茶产业发展,突出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和育苗基地建设;县(市、区)、乡(镇)主要负责统筹本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基地发展,重点抓好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六堡茶产业发展。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科技部门要组织重点技术攻关研究;工商部门要加强六堡茶市场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强六堡茶质量管理,合力推进六堡茶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3、强化宣传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加大对六堡茶产业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六堡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从2008年起,市政府将定期举办梧州六堡茶节暨茶业博览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种国家级的茶博会和农产品交易会,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展示,不断提高六堡茶的知名度。
4、完善服务
要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开通六堡茶网站,开辟种植、加工、贮藏、茶艺技术、供求信息、政策信息专栏以及开设六堡茶论坛等,积极开展网上交易。要建立健全六堡茶的市场监督体系以及完善六堡茶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