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如何红得久
从国内外红茶需求量来看,浙产红茶市场发展空间看好,不过浙产红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产红茶要红得久,从制作工艺、标准、品质和品牌等方面都需要全面跟上。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因此红茶的生产比绿茶复杂,工艺要求高。“大部分企业都是生产红茶不久,对优质红茶认识粗浅,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龚淑英说,目前浙产红茶生产品种单一,加工工艺缺乏创新,还处于模仿其他品牌为主,红茶品质特征不明显。
最近红茶品牌暴增,大多定位于高端,但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差别很大。低则十几元一斤,高则几千元、上万元一斤,让消费者很难判断。但是,目前市场上能叫得出名的浙产红茶品牌不多,仅有为数不多几个高档品牌支撑,其他均以散装低档茶为主,没能形成高、中、低均匀分布的形态。
“从全省来看,合理的产业布局非常重要。”刁学刚认为,需要根据生态环境条件,确定适宜生产红茶的区域,引入一些适合浙江种植的优质红茶品种,形成优质、特色红茶产区。
龚淑英建议说,针对目前红茶发展初级阶段,政府需要从政策上引导,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品种筛选、工艺创新等手段,在外形、香气、滋味等方面突出浙江红茶的特色。
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此轮红茶热,与“金骏眉”被热烈追捧有关。被追捧的红茶大多属于定位高端的工夫红茶,口感较国际市场上鲜浓标准,显清淡。“过去,人们偏爱红茶特有的焦糖香,如今人们则更多地追求花果香,这就需要茶企去研发、创新产品。随着红茶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市场细分。适合清饮、调饮的红茶将越发成为人们品味生活的方式,如何将品茶这种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是茶企市场开拓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一位红茶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红茶市场混战,重要原因是红茶行业尚无评判标准。因此,茶业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红茶标准,以便及早规范市场,促进红茶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当然,这个评判标准不仅仅是书面的,还应当有实物作为评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