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茶乡劲吹科普风
发布时间 2011-06-22 浏览 6864 次
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普科技知识,并组织农、林、水、牧等部门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工厂等进行宣传,展开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门类的培训,提高了全县劳动者科学素质与技能水平。

  树典型搞示范学有样子干有路子

  小湾镇箐中村,不但到处绿树成荫,庭院鲜花盛开,更为可喜的是,该村通过良种推广,规范化种植,茶叶亩产由原来不足20公斤增加到60公斤,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泡核桃、种起了反季蔬菜,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00元的速度递增,先后荣获“云南省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称号。

  如何让科技在具体产业实践中发挥强大支撑、推动和引领作用,凤庆县锁定在了“六个创建”。

  开展以“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文明村寨”为主题的“科普文明村”创建活动,至今,全县已建成科普文明村130个,占全县187个村(社区)的69.5%;

  开展了以有科普组织、有活动室、有宣传阵地、有工作规划、有科技项目、有示范基地、农民科技素质普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普遍提高、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为标准的“科普富民示范村”创建工作,全县已创建6个县级科普富民示范村,1个省级科普富民示范村;

  开展“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全县有2所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开展“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制定创建计划,以科普文明宣传队为宣传骨干,大力开展社区科普工作,该县攀枝花小区被表彰为“云南省科普文明示范社区”;

  强化科普示范基地(园地)建设,大力开展了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先后创建了腰街乡星源村“泡核桃高枝嫁接科普兴农示范园”、勐佑镇“通贤柚科普兴农示范园”、凤庆县科学养猪科普示范基地、郭大寨乡松林村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凤庆县科协科普示范基地。2006年和2009年凤庆县科学养猪科普示范基地和凤庆县科协科普示范基地分别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通过树典型搞示范,全县学科学、用科学学有样子干有路子,讲科学技术,比生产效益;讲文明礼貌,比团结奉献;讲科学文化,比高尚情操蔚然成风,涌现出了大批科普先进单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强培训重服务科普风吹绿满茶乡

  “大家都说凤庆不适合种荔枝,但现在我靠荔枝一年就有几万元的收入,这要感谢农函大。”营盘镇营盘村60岁的刘文虎说,几年前,看到外面的荔枝在凤庆销路好,他也想尝试尝试。谁知第一次试种树苗一棵都没成活,让他血本无归。后来通过在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的学习和科技人员的帮助下,现在他的荔枝园规模已达到50多亩。

  像刘文虎这样通过科技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凤庆县科协通过整合以农函大等各种教育资源加强科技培训,组织科技专家服务团到农村,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打造了“金钥匙”。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9年,全县累计培训农民57.3万人次,90%以上的乡镇干部、8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都是农函大学员。

  在凤庆农村基本实现了户均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涌现。

  为更好地服务农民,促进农产业科学发展,对接大市场,促进农户增收,在凤庆县,农村产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目前,全县涌现出经县科协批复建立的村级产业协会134个,覆盖茶叶、核桃、甘蔗、烤烟、蚕桑等产业。

  据介绍,目前凤庆农村产业协会,实行“支部+协会+公司+农户”或“支部+能人大户+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首先农村产业协会着力提高会员的素质,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的效益。其次是农村产业协会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另外,产业协会发挥市场中介作用,注意把握市场信息,帮助会员找市场、找销路,提高走向市场的效率。

  诗礼乡烤烟产业协会运用多种形式培训推广现代烟草农业种植技术,建漂浮育苗示范基地11个,统一供苗,统一技术规范,满足了全乡优质烤烟苗的需求,推动了全乡烤烟实现100%的高优种植,100%地膜化,100%施用腐熟农家肥,100%漂浮育苗种植。洛党村蔬菜协会与小湾电站工地、云县城、凤庆城蔬菜批发市场达成供菜协议,扩大销路……

  这样的例子在凤庆县举不胜举。科普新风绿满茶乡,科学技术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