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分享:怎样才能找到与你一起“变老”的茶?
发布时间 2013-11-16 浏览 6976 次
甘生津,其内质必定丰富。回甘表现包括舌面和舌头两侧的感觉,以及舌头根部和舌头底部的感觉,如果舌底和舌头两侧,腮部位置出口水,说明这款茶的品质较优,属乔木类大树茶范围,如果舌根甚至延伸到喉咙处有感觉的话,那就是通常我常说的润到喉咙,这样有喉韵茶(树龄100年以上),能同时具备舌面生津化涩,舌底鸣泉以及喉韵深的表现(树龄100-200以上)。

有些茶品饮几杯以后,感觉牙齿缝会有茶汤停留感,说话时感觉牙齿缝有香气飘出,这是一款很好的茶,而且多为柔度较好的茶,本人收藏的几款南糯山大树茶,就有口齿留香的效果。有喉韵的茶,饮后喉咙留有茶香,打嗝的时候感觉喉咙里香气溢出,或者饮后吞口水,喉咙也会有类似吞茶的感觉。喉韵深不深,说的是喉咙感深处有无感觉,感觉舒适和香气溢出较好,而一些茶喝了以后,喉咙也会有感觉的,但是想打嗝打不出,喉咙硬硬的不舒服,那可不是喉韵,严重点说称为锁喉了。

饱满度是品鉴春茶的关键,也是鉴别春茶与秋茶品感体现。春茶饱满度一入口就比秋茶高,秋茶的汤质相对较薄,春茶汤入口后,感觉舌面和上颚之间有凝聚的感觉,而喝秋茶你就会感觉到是汤水,是分散在舌面四周,饱满度相对没有春茶的丰厚,好的大树茶,正常冲泡10多泡,喝不出水味,喝到最后,感觉茶滋味减弱了,但也一定不会出水味的,品出水味来,也意味着这款茶不耐泡,饱满度稍差,对收藏效果不利。

新茶苦涩是正常的,正是普洱茶转化出甘甜和生津的基础,但新茶的苦涩必须化得快,化得越快越好,苦涩化不掉的茶无需考虑,苦涩化得慢的茶日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转化,得储藏更长时间才会有好表现,藏生茶时间因素肯定要考虑的。甜度是因个人口感差异而存在差异,但是甜度应该在品茶初始就要感觉到,因为品到中后期,甜度会给回甘覆盖,品到后面淡薄甜,那是尾水的甜,而不是甜度了。

品饮期间查看茶底这点非常重要,好的茶底,叶片完整度高,好杀青茶是清一色,不会有杂色、红梗、烂叶等问题,一般正常的茶底是墨香,很少会有甜香感,茶底颜色应该是黄绿色,大树茶叶脉较粗,叶子厚薄度不是检验树龄大小或春秋茶的标准,只有从品鉴的茶汤滋味和茶底弹性度中,了解到茶的仓储、茶区、树龄以及后期能量等信息后,收藏的茶品才会高枕无忧(仓储有要求)。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