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火山红茶 好想添把“火”
发布时间 2013-11-19 浏览 9076 次
要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好,旱涝保收,也造成了大家思想惰性,没有创新,所有的因素在日后成为了腾冲茶叶一个沉重的包袱。”

执着于好茶是对还是错?

1980年代,国家在进行地理勘测航拍时,意外地在腾冲发现大面积原生态古茶树。这一惊人的发现,让当时还在腾冲茶厂当工人的李友芬激动不已。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决不能辜负这一杯茶。

从学徒到厂长,从门外汉到权威专家,无论市场如何变迁,李友芬始终钻研的只有一条:不管产量,但一定把茶做好。但由于茶叶进驻门槛较低,一些小散弱的民企为了抢夺市场的先机,放弃了质量,一味追求数量,加之仿冒的增多,整个茶叶市场进入了无序竞争的战国时代。

“业内人都知道腾冲有好红茶,可是这么多年来,腾冲红茶显得默默无闻,这不失为一种遗憾。”腾冲红茶的现状,让李友芬十分纠结。

李友芬说,在腾冲,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做起腾冲红茶的品牌太难了,在幕后,腾冲红茶是作为娃哈哈冰红茶的原料,可人家品牌上,从来不会出现腾冲红茶的字样。她最终不得不思考:腾冲旅游业如此发达,一个值得与世界分享的好茶却少人知晓,只做好茶,不懂营销,是不是方法错了?

腾冲红茶想再次走向世界

“其实,红茶制作并不费时间。”李友芬说,“从树上摘下来,用20多个小时萎雕定性以后,再进行揉捏,让茶细胞破壁,然后根据不同茶的不同特点进行发酵,一般2到3天便可制成。”看上去,仅从时间而言,腾冲红茶似乎有了走向世界的一大基础:生产快速。“但是,从工艺上红茶生产要求的技术含量非常高,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才能很好掌握标准要求,也才能制作出口感好、质量高、安全健康的茶饮品。”

可腾冲红茶又不得不陷入一个悖论:古树茶产量并不高。腾冲绮罗茶业有限公司拥有着上千亩茶山,1000多棵古茶树年产量只有七八吨,加之种植了70多年的台地茶,每年产量也只有30吨左右。“贵精,不在多。”李友芬说,腾冲红茶要做出高品质,不需要往量上充。

“洛杉矶华人协会一次就跟我们预订了上百公斤茶,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品质。”王桂萍说。走精品路线,成了腾冲红茶要迈向世界的第一步。在李友芬看来,如今,只要一个跳板,腾冲红茶便会以其品质回归到大众视野。

这个跳板在哪里?作为传统茶业专家,李友芬在积极地思考着,而新入主腾冲红茶行业的王桂萍们将眼光放在了电商上面,“除了传统的方式外,我们也在积极准备在天猫上出售我们自己的茶叶产品。”

腾冲旅游界的资深人士戴斌告诉记者,“如果在挖掘腾冲红茶文化上多做点文章,用文化作为腾冲红茶最亮丽的包装,我相信,腾冲红茶有一天会行销世界。”

记者 崔敏 李继升 摄影报道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