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供了优质的老青砖茶原料,但是羊楼洞的水也是出好茶的重要原因。相传当年的羊楼洞有三口清澈的泉井,分别是观音泉、石人泉、凉荫泉,日夕涌流,清洌甘泉,三条潺潺的溪流正如汉字中的“川”字,穿镇而流。优质的老青茶和甘冽的泉水加之先进的制茶技术,生产出优质青砖茶。于是山西商人在他们的茶庄号用上“川”字,如“三玉川”、“巨盛川”、“长裕川”、“长谷川”等,既突出水的重要,又暗示着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源源不断。其中最大的是“三玉川”和“巨盛川”,他们与蒙古最大的茶商“大盛魁”建立了产销关系。三玉川原来叫“大玉川”,所压制的砖茶印有三玉川的标记,在蒙古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三玉川的砖茶是出了名的,其他茶庄也纷纷效仿,最后统一在砖茶上压制“川”字标记,人们在购买时只要用三个手指一摸,就认定是正宗的“川”字好茶,这种习惯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的内蒙古草原上,不识汉字的蒙古族牧民仍然用手摸来确认“川”字牌青砖茶。
到清末民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政局动荡,沙俄入侵,外蒙独立,砖茶贸易 逐渐衰落,民族砖茶企业纷纷破产,山西茶商也不能幸免,到解放前夕,只剩下“民生”、“复兴”、“天源茂”、“义兴”和“聚兴顺”五家茶厂惨淡经营。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军代表组接管五家砖茶厂,成立名为“华中茶叶公司羊楼洞茶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便于交通运输,1952年4月该厂搬到蒲圻县(今赤壁市)赵李桥镇,厂名为“中国茶公司赵李桥茶厂”,其后改为“湖北省赵李桥茶厂”。
羊楼洞古茶镇近千年的繁华灰飞烟灭,但是,羊楼洞传统的制茶工艺和“川”字标记,“川”字青砖茶的优秀品质至今仍然保持,1983年,新中国第一部《商标法》颁布,“川”字作为湖北省赵李桥茶厂青砖茶的商标正式注册。“川”字牌青砖茶自解放后,一直是国家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维护边疆安定团结的特殊民贸商品,专供内蒙古蒙古族消费者。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凭优秀的质量和过硬的品牌仍占据90%左右市场份额,“川”字商标连续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川”字牌青砖茶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湖北省名牌产品。
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的 现代“川”茶人将传承和宏扬“川”茶文化,努力工作,团结协作,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续谱写百年老品牌——“川”字青砖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