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产地介绍
发布时间 2013-12-05 浏览 37026 次
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它以峰险、石奇、洞异、雾多"四绝"称雄江南,还有古刹、碑刻等人文景观,游人可登山、观海,看日出、探洞、泛舟、寻古、采风等。

粮食生产

水稻是福鼎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薯类粮食作物主要是甘薯和马铃薯两种。

经济作物

福鼎主要经济作物品种有油料、黄麻、甘蔗、晒烟、药材、席草、茉莉花、蕉芋、槟榔芋等。其中油料有花生、油茶籽、油菜籽、芝麻等。槟榔芋被国家经贸部定名为福鼎芋,主要产地桐城和贯岭,列为人民大会堂国宴佳肴。

茶果生产

福鼎是全国著名产茶区,尤以“白琳功夫”红茶最为著名。福鼎水果品种大约有30多种,主要有柑桔、枇杷、杨梅、梨、桃、柰李、柿子、柚子等。

蔬菜生产 1991~1995年,市政府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每年拨专款解决种子、化肥等问题,扶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主要品种有豇豆、茄子、西红柿、冬瓜、大白菜、花菜、榨菜、福鼎芋、食用蚕豌豆等。

林业生产

福鼎市树种资源十分丰富,经初步调查鉴定:木本植物有74科212属49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属29种;被子植物65科194属462种;境内主要树种有9科24种:松科的马尾松、黑松、火炬松、美国湿地松;杉科的柳杉、杉木、水杉、水松;卷柏科的柏木、侧柏;壳斗科的米楮、苦楮、大叶楮、青冈栎、木考树、石栎;棕科的棕树;玄生科的泡桐;山茶科的茶叶、木荷、油茶;樟科的樟树;大戟科的油桐、乌柏。

福鼎市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5种:二级保护树种水松、银杏、福建柏。三级保护树种有台湾苏铁、凹叶厚朴。竹类繁多,主要是麻竹,还有苦竹、黄竹、绿竹、芦竹以及太姥山区稀有的方竹、黑竹、倒枝竹。本市竹类多分布在山区。太姥山上的方竹、倒枝竹数量已经不多。

全市森林面积115.7万亩,森林覆盖率56.2%,森林蓄积量127.1万立方米。1995年全市造林面积2872亩,迹地更新面积3666亩,封山育林27万亩。现有国营、乡镇办林场32个。后坪国营林场有林地2273公顷,其中用材林占90%。

传统农业优势 福鼎海域广阔,盛产大黄鱼、青蟹、泥蚶、弹涂鱼、石斑鱼等珍贵海产品,是闽东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是全省十大渔业县(市)之一。目前,在前岐、秦屿、店下等乡镇建成了三个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区。林业、畜牧业发展迅速,成为该市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世界奇果—四季柚、中国名芋—槟榔芋、食用菌(蘑菇)、白琳工夫茶以及大白毫始祖—太姥绿雪芽等蜚声海内外。

文化底蕴深厚 福鼎是闽越和瓯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文化的传入也比较早,自秦汉以来,就是闽浙之间的重要城镇。深厚的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与闽东老区的革命精神共同构筑现代福鼎多元的文化体系,1997年和2000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日异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生产性项目落户我市,增强了我市经济发展后劲与活力。共引进70多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正式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50亿元。与此同时,良好的市场、服务、信用环境,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了可持续的发展氛围和条件,在2004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评价中,成为“经济发展十佳”县(市)之一,县域竞争力居全省第18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