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梧州茶厂召开2014年经
下一主题:时间的艺术:三鹤六堡
在南宁“十加一”茶叶街开店的梧州人张先生同意以上观点。在他看来,广西目前已有茶园百万亩,生产能力基本形成,而营销网络建设却连构想都没有形成,甚至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长长一条“十加一”茶叶街,集中了350家大大小小的茶叶店,而像张先生这样的广西本土老板却不足十分之一,以广西本土茶叶为招牌的更是不超过5家。走遍全国茶叶市场,基本上看不到广西招牌的店铺。
在横县西南茶城从事茶叶原料和成品茶调运、包装的,也大部分是外地商家。来自横县有关管理部门的报告显示:常年在横县经营茶叶的外地茶商达5000-6000人。横县所产茉莉花茶80%以上是代加工,即使有几个自有商标的茶厂,所产茶叶除极少数能在固定客户市场销售外,大部份仍为外地客商经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尽管横县生产了占全国80%的茉莉花茶,而销区的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以为他们喝的花茶产自福建。
不应否认,广西近年来也在努力打造和扶持自己的品牌,无奈广西人卖茶叶的少,卖自家品牌茶叶的就更少,而外省人卖茶叶不会打广西的牌子,这被认为是广西品牌树不起来,广西茶叶只能沦为其他品牌原料的根本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广西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而且正在采取措施,补齐这块短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柳州市农业部门为了扶持茶叶营销,决定对在柳州、南宁等城市开设茶叶店经销本地茶叶的企业每个新开门店补助3万元。贺州也积极鼓励茶叶企业重组,与有实力的专业营销公司组建茶叶营销网络,如上市公司桂东电力收购了象棋茶叶公司,正在策划筹建大型的茶叶营销企业……这些都为广西茶叶营销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