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市观察: 2014普洱
下一主题:普洱茶投资分析:论投
“台地茶”则不同,这是1949年后逐步发展建立的密植条栽茶园,“集中连片、高产”。所以开垦方式是先把成片的森林砍光,烧光,为了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除草剂,杀虫剂。这样的一亩茶园产量动辄可以超过两百公斤。
事实上台地茶,不耐病虫害,再加上自然植被被破坏,只能依靠化肥和农药生长,长此以往,普洱茶资源将遭到破坏,对品牌的持久发展极为不利。
在老茶客品鉴中,老树茶和台地茶的品质,可谓是天壤之别。老树茶“耐泡”,老树茶泡上七八遍茶味依然很浓,台地茶泡三遍以上就和清水一样。
本来普洱的牌子在于老树茶,但是在炒作浪潮中,茶商利用消费者普遍鉴别力不强的现实,更愿意收购尽可能廉价的茶叶,反正压成饼,消费者也识别不了。于是出现了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到处都在砍掉自然林,种植台地茶,六大茶山的原生态环境几乎毁坏殆尽;一方面“古树乔木茶”却成了茶商和政府打广告的重要卖点。一位地方林业工作干部也感慨:“没有办法呀,保护自然生态是软指标,引进投资,搞开发是硬指标啊!”
这样下去,大概几年以后要喝到老树茶也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