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里的“战斗”:普洱狂想曲
发布时间 2014-03-09 浏览 7309 次
兴品牌在勐海的收料价格比一般来得高,最主要是勐海有这样的环境,也有分级的传统,但同样的方法在易武就不是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易武的生产环境更为成熟,每家农户的制作工艺都比勐海的初制所更为成熟,分级所造成的损耗及强制性在易武已经成熟的交易市场里不具备吸引力,况且易武的收料商户十分众多,交投热络,产地的自主性已经形成,毕竟易武不是只有瑶寨还有汉寨,这也充分说明了产地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概念型产品似乎是山头茶的新主流,当然概念型产品是可以有量的,山头型产品量是有限的,但我认为不论什么样的产品,只要高价只能存在小众市场里,此乃定律,所以我认为大益今年的高价产品吸收了大多数的市场资金,而新兴山头品牌则是收购了大多数的原料,市场的销售有待观察,这就是我的理解,如果经营的形态跟数量走向大益的道路,那结果不想可知,如果往精品高价的路线靠拢,那想在主流市场攻下一席之地还要维持惊人的价格我认为难度比较大,目前许多新兴品牌都是以新茶销售为主,随着不断上涨的原料价格,每年的新茶新高价能持续多久?

又有谁会年年买新茶年年新高价而不做他想?

在新茶的高价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最近嘉德拍卖,福元昌一桶的成交价破千万,这难道不是一种吊诡?

当然福元昌的茶肯定不是两叶一心的产品,从条形看来,也不是一个季节的产品,但它的年份和代表性毋庸置疑,难道年份不是普洱茶价格最好的依托?

每年不断上市的新茶就好像增资股一样不断的吸走市场的资金,资金的流量会不断的稀释,题材也会不断的减弱,如果资金一旦转向,新茶的价格如何维持?

目前山头精品茶厂在短期的热度不会消退,所以原料的价格还会上涨,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的战斗不会停止,但其实山头茶跟品牌茶并没有真正的交手,山头茶压迫的只是二线的大厂,对于大益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二线的大厂来说,山头茶就像许多的新兴品牌,抢走了二线大厂的市场,所以我认为未来二线大厂的发展是悲观的,山头品牌如果朝大量化发展将来必定遇到瓶颈这是可以预见的,而大益在原料及产品的调整我认为今年只是开始,明年还有新局面可以期待。

选自“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新浪博客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