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一个特点,就是注册者不使用,使用人不注册。政府指定一个有能力管理商标的公益性机构注册,这也是吸取‘金骏眉’注册商标案的教训,避免商标注册因各方利益之争陷入僵局。”武夷山市工商局局长李标进说。
就在4月30日,武夷山市政府指定并授权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申请“武夷山金骏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具有茶叶种质资源保护、加工生产示范和品牌管理职能。目前,已拥有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夷山市茶叶局副局长张根生表示。
“武夷山大红袍2002年就申请成功了,十几年来对大红袍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发挥了很大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江丽萍说。
作为一种预防性保护,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于去年底一次性申报了武夷山水仙、武夷山铁罗汉等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当前申报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希望能借此保护好武夷山金骏眉品牌,并发展壮大。”江丽萍说。
企业:专注专利保护和品牌打造
“偌大的中国茶业,抵不上一家立顿公司。堂堂的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肯尼亚的份额大,这就是品牌缺失的后果。‘金骏眉’变成茶叶通用名称,是武夷山市茶业的重大损失。茶企应当就此吸取教训,从一开始就注重自身权利的保护和品牌的打造。”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表示。
对正山茶叶公司来说,由于没有及时申请金骏眉商标,以至于这个名称被他人广泛运用后,已经泛化为通用名称。虽说企业有积极维权的举措,但在现有的法院判决下,有必要加大打造自身企业品牌的力度,以保证自己生产的金骏眉有别于其他企业生产的金骏眉。
“金骏眉”商标案,已经让不少武夷山市茶企意识到商标品牌的重要性。
2008年建厂以来,骏德茶厂自行开发了4个创新品牌,包括金小种、金玫瑰、老枞小种和正山兰韵。以前,武夷山市只有老枞水仙,现在有了老枞红茶;而正山兰韵是用岩茶制作技艺做出的红茶。在坚持传统与创新品牌建设的指引下,骏德茶厂已经注册了20多个商标,有了十几个茶叶品种。
“金骏眉制作工艺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技术,如果当初能够申请专利保护的话,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南平市工商局商管科负责人表示。他建议,除了积极申请商标保护,有关企业还应加强技术专利、新型包装专利等的申报和保护,预先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
近些年来,茶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继出台,卫生部还专门针对茶叶农药残留量等制定了卫生标准。
“我们可以在今后启动武夷红茶标准修订工作时考虑加入金骏眉,并与其他品种的武夷红茶并列出来。”武夷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何梅芳说。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往往高于国家标准。“武夷山市金骏眉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完全可以制订更加详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以与其他地方生产的金骏眉区别开来,确立武夷山金骏眉的质量优势。”何梅芳说。
核心提示: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了2013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金骏眉”通用名称商标行政纠纷案榜上有名。2013年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金骏眉”商标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金骏眉”为茶叶的通用名称,不予核准注册。这基本上封杀了任何一家企业把“金骏眉”当作商品商标注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