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令高层颔首
八年前的廖健瑜还是广州某外贸公司的职员,一天她从朋友那里知道“莱尔斯丹”要招特许经销商,“我觉得你合适,”朋友怂恿她,“不如去试试吧。”于是廖健瑜出现在了几十人的面试名单中。
带着仅有的六年外贸经验和对零售业的喜爱,廖健瑜就这样去面试了,台上是一排面露微笑却让人猜不透心思的高层,他们与她对话了一个小时。几天以后接到了通知,有些不可思议,她得到了“莱尔斯丹”抛来的红绣球。
“那时侯只是想试试,也没想那么多。”廖健瑜淡淡地讲着,没有丝毫炫耀的意味。不过忽然间我有点领悟,眼前的女子有一种沉稳的气质,柔和中透着某种坚持,或许就是这一点令她从几十位面试者脱颖而出,打动了素昧平生的“莱尔斯丹”高层管理者。
然后,廖健瑜东拼西凑了几十万元,离开了一直生活着的广州,只身一人来到西子湖畔。
从自己擦玻璃开始
廖健瑜来到杭州以后,工作人员带她去看了东坡路上的专卖店,那是“莱尔斯丹”在本地除了直营店以外的第一家特许经营店,由于与总部的意见相左,前任经销商只做了两个月。看完这个颇有些尴尬的摊子,廖健瑜决定接手。
廖健瑜找来店里原来的十几个员工,与他们一一谈话:“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我想努力把它做好。”她就这样直率地说,最后9个人留了下来。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要自己做,长时间地呆在店里理货、出样、做账、贴标签……连玻璃也要自己动手清洗,在与所有的琐事打交道一个月以后,好消息传来了:第一个月赢利了几千元。
换作别人或许会一阵兴奋,可廖健瑜却像没事般继续擦她的玻璃。后来的喜讯便一个接一个:第一年,东坡店走上了良性上升的轨道;接手了“莱尔斯丹”原来的直营店;银泰、利星、解百等的专柜陆续开张;第五年,廖健瑜成为“莱尔斯丹”全国最大的特许经销商之一;第六年,她把“莱尔斯丹”开到了苏州和无锡。
琐碎的事业
廖健瑜说“做零售很琐碎。”一开始我不明白,总觉得一个女子在长达八年的创业故事中一定会有些可以娓娓道来的曲折,不过当知道每年如12月31日这样的商场促销的大日子廖健瑜一定会赶到现场,和员工们一起做到打烊,然后在所有人都累得回去睡觉时把所有分店的资料拿回家,灯下的她独自一人完成原本应该由员工来做的所有报表时,我忽然有点明白她所说的“琐碎”的含义,或许成功有时并不需要惊涛骇浪,一点一滴的累积反而更显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