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现场记
发布时间 2014-10-26 浏览 7594 次
和违章建筑整改未到位者等,均不得申报。

“消息公布后,备受关注,咨询者很多,对照申报条件后只有96人报名,最终24人通过审核。”林锋说。

“公司领导层非常重视,经严格选拔,才推荐申报。能参加这次考核评比,是我的荣幸,也是取长补短的好机会。”考核选手冯卫虎说。

听说评审委员会正在碰头,笔者赶往旁听。专家评审组组长、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正对照评分表说明注意事项,以国家、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传承人为主的14位评审组成员认真聆听。

“为便于打分,我们将评审细则分解细化为18项评审内容、几十项评审标准。”刘国英说,评审细则是经过业界人士多次讨论、修改才最终出台的,有较强的指导性。

为保证申报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真正产生让人信服的传承人,武夷山市成立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评审委员会,并在评审委员会设立监督组,监督组成员来自纪检、监察、人大和政协等部门,考核过程进行录像留档,以便复审。

“这次评选按百分制进行,80分入围,最多只能认定6人。若没有一个达到80分的,那就不产生新的传承人,宁缺毋滥。”武夷山市文体局局长、评审委主任林建江表示,从今年的第二批认定开始,以后每隔3年开展的申报认定产生的传承人,都不超过6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武夷山茶农在漫长的武夷岩茶制作历史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的独特制作工艺。在传统工序中,做青和烘焙工艺,变化因素众多,掌控复杂。茶界泰斗陈橼教授曾说:“武夷岩茶制作技术独一无二。”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更多茶人掌握这项传统技艺,确保代代相传。”刘国英说,开展此次评定是鼓励更多武夷山茶人掌握传统制作技艺,对茶叶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传统风格的茶叶质量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让消费者品到更多更好的武夷岩茶

“在学习技艺的年轻人当中,女茶人不多见,因为传承这项技艺需要吃苦耐劳。”此次入围的唯一一位80后女茶人季素英说,通过参加评选,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对制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据了解,此次评审结果将按照程序公示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在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公布。(林小明)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